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发挥优势主动作为 助力群众奔小康------安康市卫生计生局健康扶贫工作纪实

作者:张松涛 黄绚丽 时间:2017-01-12 09:01 来源:市卫生计生局 【字体:

  在全市上下奋力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安康市卫生计生局积极发挥行业优势,以健康扶贫工作为抓手,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数多、占比大、影响深的实际,大胆探索,主动作为,从防病到治病,从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到医疗救助,从改善医疗条件到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着力为贫困群众编好织牢健康保障网,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确保占全市人口五分之一的贫困群众与全市人民一道如期脱贫致富奔小康。

  摸清底数 明确任务 强力推动任务落实

  摸实情。2016年上半年,该市全市卫生计生系统抽调2000多名人员历时4个月先后开展了2次建档立卡农村因病致(返)贫人口调查,确认因病致贫群众51111户158850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27.31%。其中患重大疾病60626人,占患病人数的38.17%,因病丧失劳动能力43822人,占患病人数的27.5%,因病致贫家庭户均人口3.18人、患重大疾病户均1.19人。
  定规划。出台了《安康市卫生计生“十三五”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十三五”健康扶贫的抓项目、抓人才、抓保障、抓预防、抓政策、抓帮扶“六抓”举措和“三三四”工作目标(即到2020年,贫困县卫生计生基础建设实现“三个全覆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三个增加”;贫困人口综合保障实现“四个提高”)。
  抓落实。市政府把健康扶贫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对外公开承诺事项纳入对各县区、市直各单位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先后召开全市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健康扶贫半年工作推进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培训会、因病致(返)贫专项调查培训会等,对健康脱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将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到县区、到单位、到人头。坚持自上而下层层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坚持条块结合、无缝对接细化操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督查;坚持精准发力,提升群众获得感,确保健康扶贫扎实深入开展。

  深入调研 大胆探索 建立健康扶贫新机制

  探索新举措。坚持问需于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安康市健康扶贫脱贫实施方案》,制定了10个方面33项具体的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在完成中省“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自选动作”,尤其是进一步扩大了参合患者的门诊、住院报销病种、报销范围和用药目录,提高了报销比例和封顶线,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与此同时,及时推出贫困人口“先诊疗后结算,零押金住院、不设起付线,一站式报销和医疗救助”的便民利民措施和一系列助推健康扶贫工作落地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各县区通过整合农合医保、民政救助、财政资金及卫生计生资源和慈善、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项目,对贫困患者实施兜底报销或最大程度地减免优惠,使贫困群众不再为看病就医发愁。旬阳县制定并落实了“9免费2提高1降低”的健康扶贫政策;岚皋县、石泉县推出了因病致贫参合患者或贫困参合患者县内住院合规费用全报销制度;石泉县、平利县分别为14种、10种慢性病患者免费提供了30余种门诊治疗药物;紫阳县从新农合中每年提取500万,用于重点帮扶参合贫困患者,使其报销比例达到住院总费用的80%以上;汉阴县按每村10万元的标准为脱贫村落实扶贫专项资金,由政府为因病致贫群众购买医疗服务;宁陕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解决贫困患者经医保合疗报销和民政救助后仍需自付大额费用的支出;镇坪县将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100%并随时报销,将住院贫困参合患者自付费用降到总费用的10%以下;汉滨区区直医院筹集爱心扶贫基金60万元,用于贫困患者的救助救济;高新区动员企业与贫困户手拉手,并建立了“包抓部门+帮扶企业+村党支部+贫困户”的模式;白河县贫困患者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由乡镇卫生院人员代办;岚皋、宁陕、平利、旬阳、汉滨区、高新区为特困人员和(或)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生特殊家庭参合“埋单”。
  构建新机制。出台了《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因病致贫等五类人群开展重特大疾病民政医疗救助,并在资助参保参合、门诊及住院医疗救助、全费用定额医疗救助等方面精准施策,最大限度地减轻其费用负担。与此同时,着力健全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身份不明或身份明确但无支付能力的患者给予疾病应急救助,2014年救助患者250名149万余元,2015年救助患者114名125万余元,2016年截止11月已救助患者64名78万余元,初步建立了三大基本医保(含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财政专项救助+慈善、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的贫困人口兜底医疗保障新机制。
  完善新政策。出台了《安康市农村贫困计生家庭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实施意见》、《发安康市失独家庭扶助关怀工作实施意见》、《安康市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救助资金发放管理办法(暂行)》,整合了15个部门的26项优惠政策,实行所有民生政策项目向计生贫困家庭优先+优惠、普惠+特惠倾斜,建立了计生特殊家庭“1145”扶助关怀工作机制,设立了“安康市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救助资金”,对因重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原因造成特别困难的计生家庭给予5000元和3000元一次性特别救助,对失独家庭、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和手术并发症家庭,按照每户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保障性特别救助。已为1453个计生特殊家庭2006名成员建立了“一帮一”干部联系帮扶网络,为706户特殊家庭分别落实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农村低保、意外伤害保险、避灾扶贫搬迁建房补助,为2306人申办了“方便就医卡”,为3478户贫困计生家庭分别落实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和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
  创建新载体。2015年,创新实施了“天使健康扶贫行动”,旨在发挥医护人员健康扶贫主力军作用,通过健康咨询指导、询医问药和送医送药、爱心资助等方式,建立“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健康结对扶贫新机制。2016年启动了“天使健康扶贫行动”提质扩面工作,实现了所有医务人员、所有当年脱贫贫困村、所有因病致(返)贫群众“三个全覆盖”。

  强基固本 提升服务 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建强网络。“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争取医疗卫生项目建设资金25亿元,建成医疗、疾控、妇幼等卫生项目11大类1212个,数量由2010年的2974家增加到2015年的3113家,医疗机构床位数由8059张增加到13215张,全市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臻完善。与此同时,积极组建医联体、强化对口支援、落实医师职称晋升必须到基层服务的制度,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县镇及镇村一体化、远程医疗、城乡居民家庭签约式服务,努力使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进而实现贫困人口就近就医的目标。
  做优公卫。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健康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健康教育“五进”和“营养科学进万家”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全面实施和整合12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大类19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计划生育“两项工程”免费服务项目,形成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公共卫生服务链接,使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整合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妇幼、计生等“六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改革镇村医疗服务模式,在农村积极推广责任医师团队签约式服务的“汉滨茨沟模式”和汉阴县“532”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城区积极推广汉滨区一院和老城办探索的“家庭医生签约网格化服务”模式,着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保障水平,进而实现让群众少得病、不得病、不得大病的目标。
  培育人才。把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水平作为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方面,强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实施“十三五”“十百千万”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培养工程,从2016年,已有19名市级领军人才出国(境)研修,111名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深造,1100名县镇业务骨干到省市进修学习,16380名一般人才参加了市县级短训或学术交流。加大卫生人才招聘引进力度,2013年以来共引进硕士研究生61名,副高级以上专家13名,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医学本科毕业生904名,为县镇医疗卫生机构免费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140名。从2016年开始,连续3年为镇卫生院带编招聘医学专科毕业生600名,首批258名专科生已到岗工作。目前,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实用型人才队伍已初步建立,群众“有医看病”的问题得到了持续改善。
  让利群众。全面破除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机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与改革前相比,药价平均下降30%,累计让利群众2.43亿元。在全市推行旬阳、石泉、平利等县为常见慢性病贫困患者门诊免费提供基本药物的供给制度。从2017年开始,在城市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并在全市推行药品耗材采购“两票制”、二次议价或组建采购联合体带量采购,以切实解决药品耗材价格虚高问题,进一步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全市健康扶贫工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卫视、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今日点击》等栏目深度报道,相关做法在国家卫计委健康扶贫政策解读培训会上进行了交流,旬阳县被省卫计委确定为省健康脱贫3个试点县之一。

| 责任编辑: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