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高扬“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大旗,突出精准选派、考核管理、保障激励,为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强大活力。
脱贫攻坚,精准选派是前提。坚持因村施策、精准派人的原则,从县镇机关事业单位后备干部、退二线领导干部、组织员及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派125精干人员到包抓脱贫攻坚、指导基层党建、助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村级党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生机活力。如今,全县125个村在“第一书记”、驻村队员的引领下,村村都有一到两项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文明的乡风正悄然形成。
擂台决战,量化考核是重点。出台了《岚皋选派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岚皋县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办法》,明确驻村时间和走访调研次数,自觉做到“六个一”,即:建强一个好班子、上好一堂党课、走访一遍全村农户、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写好一篇调研文章、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建立了督促检查和“召回”制度,对工作成效不明显驻村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责成派出部门召回,对派出部门主要领导诫勉谈话,并由派驻部门重新选派人员。对脱贫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并作为评优树模、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
提质增效,保障激励是关键。举办“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对全县130个村(社区)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实施了集中全员培训。组织“第一书记”到各党建特色点、产业发展村参观学习。目前开展各类培训400余场次,培训农村党员1500余人次;严格落实村干部报酬和村级办公经费省定标准,健全拓展村干部养老保险、免费体检、离任村干部生活老党员生活补贴、村干部抚恤金等制度,切实解决驻村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挖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基层干部、能人党员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和经验做法,“七一”庆祝大会上,县委对选派7名“第一书记”、12名农村基层干部、10名农村党员进行了通报表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