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加强月河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有效利用月河流域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全市科技进步,10月12日,我市召开月河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会议。副市长巨拴科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会上,市科技局局长薛居俊对月河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和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科技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分别与汉滨区、石泉县、汉阴县签订了月河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目标责任书。
安康市月河流域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2001年市政府确定建设月河流域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带。2005年5月省科技厅批准建设陕西安康月河农业科技园区。自建设以来,进一步增强了农业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有力推动了畜牧、蚕桑、粮油等主导产业建设和设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机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
副市长巨拴科代表市政府分别与汉滨区、石泉县、汉阴县签订了月河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目标责任书
会议指出,建设安康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步骤。通过科技园区建设,更好地搭建起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更加深入地开展科技机制创新,广泛动员市县区、乡镇各级各类农业科技人员在科技园区创新创业、施展才华,并以此为契机,加大安康与杨凌、西安高新区的科技经济合作的力度,引进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加快区内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在科技园区培育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龙头企业,形成具有我市农业生产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运行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区内无公害、无污染,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逐步形成安康月河科技园区这一品牌优势,提高园区企业、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高起点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平台,进一步增强示范和带动作用,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区域产业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科技园区建设突出绿色产业特色,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扶持龙头企业建设科技示范基地(点)和强村大户为着力点,突出发展畜牧、蚕桑、优质粮油、设施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农业主导产业建设、龙头企业及特色品牌的培育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的新突破,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浅山丘陵地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
“十一五”期间科技园区建设要实现四大目标:一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00项;二是在现有基础上创建20个蚕桑、畜牧、粮油、设施农业综合等科技示范基地(点),组建20个运作规范的产业协会;三是培养、扶持10户年产值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四是推广优质高产桑园7万亩,养蚕15万张,年出栏三元杂交肉猪100万头,养鸡500万羽,发展设施农业5万亩,优质粮油25万亩。
副市长巨拴科在会上做重要讲话
副市长巨拴科在会上讲了几点意见,一、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园区高标准建设。月河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二、找准工作切入点,着力推进园区建设。“十一五”期间科技园区建设要把着力点和切入点放在做大做强蚕桑、畜牧、粮油、设施农业四大产业上。三、加强科技创新,为园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园区要以自主创新为基础,以引进推广创新为重点,以合作创新为方向,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与进步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加大机制体制创新,增强园区的发展活力。要建设好农业科技园区,必须进行制度创新。要打破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建立一套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园区运行机制体制。五、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园区发展速度。招商引资是园区开发的关键,必须以园区为载体,大力引资、引智、引技术,有效解决目前园区建设资金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人才等矛盾。六、创造有利条件,确保园区健康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确保这一工程的健康、快速发展。
巨拴科强调,各相关县区和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月河农业科技园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实施重点突破,实现整体推进,促进月河农业在全市农业中的突破发展。
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分管县区长、科技局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科技园区各课题组有关专家参加会议。
汉滨区、石泉县、汉阴县分管县区长及科技园区各课题组有关专家在会上分别发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