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县多渠道关心救助贫困学生及其家庭

    作者:王洪宝 时间:2006-08-31 11:19 来源:石泉县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近年来,石泉县通过优化整合资源要素,形成了“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学校创新服务教育、学生积极接受教育、家庭广泛参与教育、社会大力支持教育”的大教育格局,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科教兴石”战略中,坚持把关注扶持农村贫困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救助当成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为使贫困生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创造了条件。
    调查摸底,建立贫生学生和贫困家庭户档案。该县从 2005年10月12日起到10月底就开始对农村包括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经营情况,家庭生活质量情况和政策资金扶持情况的调查摸底,并对2004年人均收入在827元以下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年人均收入在1145元以下的低收入贫困人口计5万余人以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的贫困生近7500人建立了专门档案,做到户主、学生有卡片,村校有台帐,乡镇有登记簿,县有电子数据库。为有针对性地制定落实扶贫、帮困政策和关爱措施,取得最大的扶贫助弱救困工作成效,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人为本,构建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平台。通过国债投入、政府配套、慈善机构援助、学校自筹、后勤社会化垫资等多种融投资方式,实施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改革,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县上积极落实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和新增财力20%以上用于教育的规定,实行了“教育收归县级统筹管理”的体制,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解决了令农村中、小学教师长期困忧的办学条件落后、工资发放拖欠以及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政策落不实等问题,确保教师能够安心用心全心执教从教。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创新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中小学生受惠。自今年春季为2.4万名学子减免、补助费用364万元后,石泉县从秋季开学开始,在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由县级财政筹集专项资金近80万元,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使原先受益人数从中央直拔全免的6980人扩大到了现在的25000多人。实行部门、乡镇包帮贫困学生,县民政、总工会、妇联、团县委、残联等团体积极争取资金,通过关爱女孩行动、希望工程等救助贫困家庭或弱势群体学生,确保了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两河镇艾心村一小学生胡海丹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10多万手术费,在县政协联系相关单位对其减免部分手术费后,负担仍然很重,将面临着辍学……,镇党委领导得知后,发动机关党员干部为他们全家进行了多次捐款。
    石县中学副校长高虹介绍,2005--2006学年高中在校生是2200人,贫困高中生占366人。为践行“不让一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庄严承诺,近年来,该校每年减免贫困学生各种费用共4万余元,教师、学生个人每年捐助3000多元给贫困生发放了生活补助,现在进行资助的社团和个人如光华慈善协会每年资助石中、池中贫困生20名,每生每学期1000元;苏陕扶贫救助每生1250元;原石中学子现西安某公司老板的崔丽捐赠了5000元,每生每学期1000元;市人大代表、万坤房地产公司经理彭方丽上学年拿出现金5万元,资助每生每学期500元;学校师生通过“爱心工程”也为贫困生募捐落实了助学金,同时,学校还设立了贫困学生奖学金,对优秀学生每人按1000元的标准进行了奖励。
    救助贫困学生是个长期连续的过程,该县把贫困大学生也纳入了全县整个救助和资助范畴。今年开学前,该县召开了资助贫困大学生座谈会,对44名贫困大学生现场发放资助金共13.2万元。
    建立居民生活保障机制,免除贫优学生后顾之忧。该县从1998年10月试点成功后,普通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1999年每人每年80元的保障标准提高到了现在的每人每月120元以上,今年上半年,已为17000多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和其它费用近200万元。其中对被湖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的康健、余 意等13名城乡低保家庭大学生及其家庭进行了重点资助,帮他们上学成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