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安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获国家级殊荣

作者:王红波 时间:2015-03-10 09:44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在2015年2月28日中央文明委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我市文化文物广电局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成为继石泉县教育体育局、安康市教育局之后又一荣获此殊荣的单位,也使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中央的表彰中连续三届榜上有名。
  2004年以来,安康市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省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整合资源、强化措施,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重视到位,齐抓共管。近些年来,安康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召开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机构,形成了市文明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丰富“营养”,教育引导。一是围绕主线,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近十年来,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各个方面:融入到全市中小学各项活动之中;融入到评优树模之中,组织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和案例征集工作;融入到师德建设之中,开展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以增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民族精神为宗旨,结合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突出特色,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单位每年组织开展青少年文艺作品创作活动,精心组织一系列有声势的文化活动,经常性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系列活动经常化,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创作优秀文艺精品节目,开展民歌进校园、进社区;以市图书馆为龙头,加大少儿图书馆藏,丰富少儿读物,建成了文化资源工程基层服务点446个;充分发挥艺术培训机构职能,积极开展少儿艺术培训;广播电视台积极开办广播电视少儿栏目、节目,完整转播上级台站有关少儿频道频率,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开办电子阅览室,举办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等各类少儿培训班,并通过少年儿童书画、作文大赛及各种展览、展演活动,促进少儿素质教育,展现少儿才艺凤采;以博物馆为主体,确立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了新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平台,建成9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三是注重焦点,加强未成年人法制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法制课教学、法制宣传教育和专项整顿活动,加强全市各级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开展了面向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法制宣传,加强对刑释解教和问题青少年的帮教工作。
  整治源头,净化环境。一方面积极探索并建立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塞和根治违规经营;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文化市场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始终保持行政执法高压态势。一是严格审批,按照中、省有关规定,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查处取缔“黑网吧”。二是加强全市网吧业主的培训,提高其守法意识。三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向社会公布了12318举报电话,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网吧的局面。四是严格执法,重拳打击违法行为,定期排查安全隐患。五是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打击赌博、打击卖淫嫖娼,开展扫黄打非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净化声频、荧屏,及时查处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视剧及广告节目,开展打击网络、手机传播淫秽色情有害信息巡查处置工作。
  突出重点,广泛关爱。围绕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浪、孤残儿童等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市妇联牵头向贫困女孩开展了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的“三送”活动;团市委牵头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了“青春助力、关爱农民工子女”爱心结对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安康电视台发挥电视媒体影响力,组织开展“阳光助学工程”,让贫困儿童圆梦理想;石泉县探索坚持把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作为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六位一体”未成年人教育管护长效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