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双创这六年——创卫创出新安康

作者:邹秉融 时间:2014-06-24 09:30 来源:安康日报 【字体:

   2008年以前的文昌路,路面坑洼不平,狭窄拥挤,人力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穿杂其中,喇叭声、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混乱不堪。2014年的文昌路,人行道、车行道有序分开,流动摊点全部进入市场,路面宽敞美丽,路灯照明、绿化景观、交通标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成为安康城区的“样板路”。
   2013年的安康东大街,临街建筑风格陈旧、混乱、破败。长期的无序建设造成整个东关片区道路狭窄,车辆通行不便,市政设施落后,没有一块漂亮绿地,没有一个规范市场,没有一处公益性设施。改造后的东大街,突出安康兼容包并的文化特色,以双坡屋顶或单坡批檐,马头墙等安康当地民居建筑为主要建筑风格,完善市政设施、提升绿化品味,使其成为民俗与现代交相辉映,古景与新貌相得益彰的特色综合商业街。
   ……
  卫生城市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精神和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卫之前的安康,由于受经济、用地、交通等因素制约,存在着城市规划起步晚、城市公共空间不足、城市设施不配套、城市管理水平低、市民陋习较普遍、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群众反响强烈。200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建省级卫生城市,2010年实现省卫达标后乘势而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先后通过了省级鉴定和国家暗访。几年的创卫,使城市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创卫成为深入人心、群众普遍欢迎的有益之举。
 
一江清水的欢歌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穿城而过的悠悠汉水,赋予了这方百姓繁荣、富裕、悠闲、稳定的生活。凡是到过安康的人,都会对安康的这一江清水印象深刻。
  今年79岁的退休教师李秀兰对记者说:“以前,河堤边只是一条1.5米的小路,一到晚上,黑灯瞎火的,根本不敢到河边休闲锻炼。路边虽然有柳树、有草地,但没人管护,经常看见的都是一堆堆垃圾,草黄叶枯。”而如今,走在江边新修的人行步道上,垂柳依依,流水潺潺,路面宽阔,路灯、护栏、休息木椅等设施一应俱全。看到这些变化,老人十分高兴,作了一副对联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政府治河,排污水而流清泉;堤边修路,革旧貌而换新颜。”
   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一江清水不可复制,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安康的独特优势,是这方百姓宜居幸福的根本保证。市委、市政府将汉江水质保护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度。
   几年来,市双创办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313个入河排污口进行专项治理,严禁污水直排汉江。完成城区金川街、巴山西路、寇家沟污水收集工程和滨江大道、江北大道、七里沟截流堰改造,对安康城堤、南山排洪渠、西坝防洪堤、寇家沟、屈家河、一江两岸以及黄洋河、月河、吉河口等河道沟渠进行持续清理保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水质监测。三年来,汉江水质控制在国家二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中心城区三年来空气优良天数分别达到362天、359天和357天,保持全省最好水平。通过整治使安康城区的人居环境和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受到了市民群众普遍好评。
 
86条背街小巷的今昔
 
  枣园路地处安康城乡结合部,因未纳入城区管理,夜间无路灯照明,治安隐患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呼吁,群众诉求强烈。通过严格控制城区亮化绿化,节约资金用于背街小巷路灯改造。2013年底,市政处投资230万元,沿枣园路安装了9盏投光灯和164盏路灯。
  安康城区兴安西路教场社区江水井巷,因排污管道堵塞污水横流,社区居民只好垫砖头踮脚尖出行。今年2月11日本报报道后,市双创办迅速组织相关单位实地核实,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该地段下水管道系居民自建,并不属市政公共设施,但市政处不讲条件、不讲困难,组织施工很快便疏通了排污管道——事情虽小,却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大难题。
  生活环境是衡量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环境越好市民的幸福程度越高。双创强势推进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背街小巷、流动经营、门头牌匾、建筑工地、集贸市场、河道沟渠、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维护良好的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同时强力推进公园广场绿地建设、城市出入口造林、周边山体水岸绿化,创造良好环境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泸康东路、朝阳巷、农贸巷、竹园巷、富群街等86条背街小巷,过去泥土裸露、污水横流、设施不全,现已基本变得路平灯亮、排水畅通、干净卫生、环境优美、出行方便。对西井街、朝阳巷、农贸巷、莲花东巷等30条背街小巷实施路灯安装,解决市民群众夜间照明和出行安全问题。对背街小巷开展综合整治,添置垃圾桶果皮箱,配备环卫工人,落实社区管理责任,让小巷面貌焕然一新。
  城区32个社区统一管理1723个单位卫生工作,35个文明单位帮扶社区卫生创建,实施全面覆盖、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环境卫生制度、公共秩序管理、绿化美化提升、停车场建设、便民果蔬店、治安管理保障、基本配套设施、文明健康教育“八进”小区,有效改善了城区692 栋单位家属院和67个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环境,让市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60辆城区公交车的变革
 
  “车子起步和加速的时候都会吐黑烟,闻着让人反胃。”很多城区市民应该对这种景象不陌生,骑摩托车的刘师傅告诉记者,他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常常看到有公交车启动加速时,尾部冒出一团团“黑烟”,车旁的摩托车司机、行人都被迫吸入这种浓烟,纷纷皱眉捂鼻。
  中心城区早前由于公交运行体制管理不顺,1、2路公交运营车辆破损陈旧,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污染环境,而且社会公益政策在公交中也得不到有效落实。市双创办下基层、接地气、访群众,深入调研公共交通发展,形成具体改革方案,推进了公交车管理体制重大改革。
  推进“煤改气”和公交、出租车“油改气”,强化工地扬尘监管,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启动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发放,发放黄绿标24458枚,淘汰黄标车4495辆。2014年春节前夕,市委、市政府开通了江南城区至高新区两条新增公交线路,18台新型环保型空调天然气汽车投入运行。130辆出租车也投放市场,以缓解城区营运压力。6月18日,22辆带有LED显示屏和空调的新公交车率先在安康城区1、2路公交线上投运,让安康市民的出行更加方便。6月21日,又投放20辆新公交车在6路和8路公交线上。安康以公交优先为发展目标,调整市区管理体制,整合运力资源,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大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也使公交成为城市流动的名片、一道文明风景线。
  三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创卫的基础工程,共计投资城市建设经费131.08亿元,特别是去年以来,财政投资引导投入3000万元,撬动社会融资1.8亿元,制定了中心城市建设规划,以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民生十件实事为载体,依靠项目促进创卫,借力创卫加快城市建设,建成了一批市民最关心、城市最急需、创卫最基本的城市民生设施。
  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城市重点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涉及民生、基础、生态、人文城建项目409个,其中今年项目172个、概算投资117.08亿元。民生城建项目共181个,包括住房保障、环卫设施、市场建设、交通网络、旧城改造、城市周边环境、社区小区建设和六小行业等8个方面内容。基础城建项目共92个,包括骨干路桥建设、地下管网、城市供水、城市安全、城市亮化照明和供电设施等6个方面内容。生态城建项目共71个,包括城市“三界四区五线”管控、建设生态屏障、构建绿地系统和推行环保节能等4个方面内容。人文城建项目共65个,包括教育资源整合、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体育设施、人文关怀和历史文化传承等5个方面内容。“四个城建”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了市委常委会审定,市政府已印发实施,为巩固创卫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为民双创,才能惠及民生。市委市政府明确表示,要把双创做成一项经得起时间和群众检验的惠民工程、长期工程,双创永远在路上,国卫只是新起点。将始终把双创作为推进城市建设的有力抓手,着眼于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提高市民素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持之以恒的抓环境、抓建设、抓管理、抓提升,让“秦巴明珠”这个称号名副其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