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安康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打好六个硬仗 破解瓶颈制约

作者:佚名 时间:2014-04-23 08:16 来源:市房管局 【字体:

  近年来,安康市站在关注民生和促进发展的双重高度,全面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有效改善了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全市住房保障工作多次受到陕西省政府的表彰奖励,继2007-2009年受省政府连续三年表彰之后,2012年再次被省政府评为一等奖,2013年被省政府评为三等奖。截至目前,全市竣工保障性住房95946套,保障面达到30%,远远高于国家20%和全省23%的保障标准。虽然我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还存着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省对市考核位次排名忽上忽下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我市着力好六个硬仗,破解瓶颈制约,实现保障性住房健康发展。
  针对年度考核指标欠账,打好补救“突击战”。一是找准根源。对照省对我市考核扣分指标项目,逐项查找,弄清问题,查明原因。二是突击落实。责令市、县、区住房保障机构限期补齐资料,逐一落实到位。三是限期整改。市政府下发通知限期整改,市政府督查办会同市住建局跟踪督查,倒逼落实。四是约谈问责。凡在规定时间内不落实的或落实不到位的,采取通报、约谈、问责等措施强力推进。五是对上紧密衔接,加强沟通汇报,反馈真实情况,搞准考核数据,确保考核公正。
  针对累计保障任务繁重,打好落实“攻坚战”。一是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地块、到人头、到时段。二是明确目标,要求新建项目在5月底前开工建设,2012年以前项目在年底前竣工入住,2013年开工的多层建筑在年年底前全面竣工。三是加大对上争取和对内拓展融资力度,切实解决资金严重短缺问题。四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围绕工业园区、学校医院、片区开发、商业中心等建设保障房,降低入住成本。五是加快竣工验收和入住分配,切实提高竣工率和入住率。六是实行社会化物业管理和自行管理相结合模式,加强保障房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企业减半收取,政府适当补贴。
  针对棚改项目启动滞后,打好推进“持久战”。一是制定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办法,统一政策标准,提供政策依据。二是科学编制全市2013-2017年的棚户区改造规划,分年度、分类别、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改造。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把棚户区改造与保障性住房政策、与国有企业改制、与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市场开发相结合,调动企业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四是落实改造资金,通过自筹和引进民间资本、企业资本、国开行、私募债、商业银行贷款等渠道筹集资金,注重运用融资平台,争取项目贷款支持。五是不断总结经验,远学西安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经验,近学安康市印染厂棚户区改造的成功做法,打开工作新局面。六是认真研究棚户区规划控制问题,设置禁建区,严厉打击违章典型,遏制违章建筑失控蔓延势头。
  针对保障政策接地不够,打好深化“创新战”。一是创新建设模式,强力推进公廉租房并轨和市本级限价商品房转型以及公租房与陕南移民扶贫搬迁工程结合,加快保障住房建设。二是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探索共有产权出售模式和租售结合、四房联建、社会融资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三是创新后期管理模式。以创建示范小区为抓手,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建立专项维修资金归集制度,减轻后期管理资金压力。四是完善分配方式。严格按照“三级审核,三级公示”原则,采取摇号、抽签、编组、分区等形式,确保分配公平、公正、阳光。五是进一步推进租补分离,实行分档补贴,全面落实准入和退出制度。六是延伸信息化内容,积极建立和落实产权产籍、商品房网上登记备案等信息系统,为保障房管理提供后台资料支持。
  针对建设管理操作漏洞,打好规范“正规战”。按照五个规范的要求主动纠正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问题。一是项目立项要规范,根据保障房不同性质和立项要求,明确投资渠道,实施主体和实施期限。二是手续资料要规范,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报建,严格资料管理和归档。三是建设管理要规范,严格工程招投标等四制管理制度,严格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四是资金管理要规范,既要注重足额筹集,又要注重及时拨付,必须设立统一的归集和支出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防止资金挪用和滞留。五是保障程序规范,严格按照准入标准确定保障对象,严格按照申请程序进行审核,规范分配运营管理。
  针对整体联动机制弱化,打好配合“总体战”。一是保障性住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特别是发改、财政、住建、规划、国土、民政、公安、监察以及供电供水等部门,能够积极协调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市、区两级政府对重大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整体推进项目落实。三是住建部门以及保障办、限价办、保障中心等具体主管和承办单位形成合力,主动跟进,既抓好落实,又总结经验,既使好真劲,又使好巧劲。四是健全实施机构,针对棚户区改造工作现状,组建专门的机构和队伍抓好落实。五是加大考核力度,坚持月报进度、季度检查通报和年度考核体系以及约谈、点评和问责等推进机制,确保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屈孝旭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