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市教育局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题,紧紧围绕“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质量、职业教育抓就业、统筹城乡教育上水平”的工作目标,通过大力实施教育帮扶工程,筑牢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全面落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项国家资助政策,资助学生154972人次,资助资金达21414.28万元,让党和政府的阳光普照,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国家资助政策家喻户晓。3月份,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各县区共召开校会、班会、家长会789场次,悬挂横幅或标语153条,印发宣传单13400份,设立咨询点134个、咨询电话130部,受理咨询16201人次,国家资助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提高。6月份,开展了“国家资助助我飞翔”为主题的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宣传评选活动,使不畏困难、乐观向上、勤奋努力,学业优异的学生成为榜样,激励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坚定信心,努力成才。
全面落实学前一年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补助,促进学前教育普及。积极配合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为了减轻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入园的经济负担,对学前一年在园幼儿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按照每人每年750元的标准,共资助幼儿17101人次,发放资金641.34万元。促进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逐年提高,2013年达到92.9%。
深切关爱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确保顺利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保学控辍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寄宿在学校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是党和政府关怀的重点对象。按照小学寄宿生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初中寄宿生每人每年1250元的标准,全年共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4822名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5519.2万元。实现了小学无辍学的目标,初中辍学率仅为1.61%。
深入落实高中教育助学政策,使学生安心学习。全面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按照贫困生每人每年1000元,特困生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资助普通高中学生18000多人,发放助学金2697.51万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扩大中职免学费范围进一步完善助学金政策的精神,为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16124人次,财政补助免学费资金1289.92万元;为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生发放助学金13404人次,发放资金1005.37万元。有力的促进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协调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持续增长,今年达到92.8%。
大力开展生源地贷款工作,畅通大学殿堂的绿色通道。一是加强专业机构队伍建设,全市10县区全部建成县级标准化学生资助中心,增强了服务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在贷款前期开展了贷款资格预认定工作,有效提高了贷款期间的工作效率。三是合理安排,热情服务,通过分散受理、续贷学生和新贷学生错峰受理,以学校或乡镇为单位,组织学生分批办理等方式,合理安排现场办理手续,生源地贷款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全市为16440名大学生办理贷款9489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09人、345万元,基本实现了“应贷尽贷”目标,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形成全社会重教助学的强大合力。安康市政府继续开展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已连续三年每年为100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发放入学资助资金50万元。扶贫部门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为2580名在册贫困户家庭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1290万元。民政部门开展福彩公益金助学活动,为200名非农业户口贫困大学生资助95.7万元。移民部门扶助贫困水库移民家庭大学新生80多人,发放资金30余万元。安康市慈善协会利用慈善基金资助大学生171人,发放资金80.6万元。在政府的引领、部门带头下,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纷纷出资,在全市广泛开展学生资助活动。2013年,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共资助贫困大学生5541人次,资助资金达1984万元。全社会重教助学的行为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