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坪县洪石镇紧扣县委、县政府实施人本扶贫、扶贫到户的决策,按照探索路子、试点示范,形成经验的思路,围绕贫困人口脱贫三分之一,人均纯收入增长1000元以上的目标,重点实施发展规划到户、产业扶贫到户、安居扶贫到户、基础设施扶贫到户、生活保障扶贫到户“五个到户”扶贫工程,确保了连片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发展规划到户。在整镇推进上,完成了以平镇公路为主轴,以集镇、五星桃花、洪阳云雾新型农村社区为扇面,以村道沿线人口聚集点为支撑的“一轴三块六线”脱贫攻坚试点示范规划;在村级扶贫上,针对村多人少、居住分散的现状,主动打破行政区域的壁垒,跳出行政村的概念,突出社区重造、产业发展、设施改善、基础提升,完成了11个行政村的发展规划,并聘请重庆设计院编制了五星桃花和洪阳云雾2个新型农村聚集社区规划;在家庭扶贫上,坚持以户为单位,实施一户一策,重点围绕产业建设、安居建设、科教培训、社会保障、干部帮户“五个扶贫到户”,做到了一户一张基本情况表、一张增收明白卡、一个3年发展规划。三级规划的编制完成构建了洪石以人为本、扶贫到户为核心的镇统筹、村规划、户明白的扶贫开发体系。
产业扶贫到户。围绕人均增收1000元的发展目标,构建以乌鸡产业为主,以生猪、食用菌、烤烟、玄参、魔芋等特色产业为辅的“一主五特”产业发展布局,加强产业园区与移民集中安置点的配套建设,确保一个安置点配套发展一个产业园,做到每个贫困户有一个支柱型的增收产业、一片保障长期稳定收入的山林经济园。以扶龙头企业,培育大户为主,并依托龙头和大户带动全镇产业向规模化发展,逐步形成扶龙头、抓大户、促千家的产业扶贫政策。结合镇情实际和市县奖扶政策,出台了《2012年洪石镇产业奖励扶持办法》,扶持面更广,力度更大,农户积极性更高,实现带动1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成立了洪阳乌鸡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及洪石乌鸡产业合作社引领乌鸡产业发展,培育养殖大户300户,其中5000只以上规模大户4户;建设镇坪标准化圈舍1000平方米,引进良繁母猪100头;发展食用菌45万袋;种植烤烟300亩;发展草本药材5500亩。
安居扶贫到户。以房美、水净、灯亮、路畅、院洁、地绿为目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风格、统一配套设施,采取统规统建与统规自建的方式,结合陕南移民搬迁政策,狠抓集中安置点建设,着力打造两个百户新型农村聚集社区,力争80%以上搬迁户向集中安置点聚集。目前,五星桃花社区、洪阳云雾社区及集镇多层单元房安置点加快建设,可实现集中174户,解决500余人安居问题,其中五星桃花安置点50户基脚建设全部完成,主体工程正在建设,洪阳云雾社区34户集中安置点全面启动,已经完成10户地基处理, 24套三通一平加快推进;启动农村保障房60套,竣工30套。集镇30套多层单元房完成征地、地勘测量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预计7月底可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扶贫到户。坚持项目到村、设施到户,重点实施集中安置点设施配套建设,严格按照“四有四配套”建设标准,实施路、桥、水、电、堤、通讯、绿化、亮化、美化、环卫、标石、社区服务中心、文体广场等配套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生态建设等,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做好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整镇推进扶贫开发试点示范的第一抓手,包装策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社区及移民安置建设项目25个,产业建设项目30个,人力资源开发项目10个,5年总投资12亿,预计2012年完成总投资19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4100万元,群众自筹3800万元,社会资金1000万元。目前,新架设4座便民桥,新修集中安置点硬化道路800米,产业路1.5千米,联户路600米,村道维护25公里,9.31公里双鄂路硬化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高低压线路改造10公里,移动、电信、广电改线5公里;洪阳云雾人畜饮水工程全面完成,解决200户饮水难问题;新修防洪河堤1000米,公路护坎、宅基地护坡1000米。
生活保障扶贫到户。为加大试点示范力度,县委、县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186条“普惠+特惠”政策,其中扶贫到户政策81项,扶贫项目到村政策39项,目前,39项到村政策已经全部落实到部门,正在组织实施,81条扶贫到户政策全部落实到户到人。突出抓好农村低保、农村合疗、养老保险、文化教育、五保残疾等优惠政策的落实,不断增加群众福祉,实现全镇五保供养对象应保尽保,新农合、新农保首度达到全覆盖。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教育扶贫对贫困家庭子女从优生优育到初次创业就业的全称奖补政策,以推动创业、增加就业,以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增加工资性收入为目标,力争通过3年努力,为每户培养1个技术能人,掌握1-2项实用技术,今年已完成实用技术培训1000人次。结合“三问三解”主题实践活动,围绕找准1个增收项目,形成1个特色发展思路,把党的温暖送到农民心头目标,县级领导率先垂范,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在该镇各结对帮扶5户,其他县级领导各结对帮扶5户,科级领导干部各结对帮扶3户,一般干部各结对帮扶2户,共334名干部结对包帮全镇789户贫困户,初步形成学有优教、老有宜养、病有良医、劳有丰酬、住有安居的生动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