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镇坪 > 正文内容

    镇坪县智力扶贫结硕果

    作者:卜发林 孙华刚 时间:2012-05-07 09:58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近年来,镇坪县大力实施扶贫培训工程,使全县贫困劳动力的思想观念、素质结构、职业结构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贫困劳动力逐步从体力劳动型向智力劳动型转变、从高危职业向技能职业转变、从外出务工向就地务工就业转变、从务工向自主创业转变、从单一技能向复合性技能转变。并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达到了扶贫先扶智的目的。促进了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大发展,为建设科技扶贫培训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转变了贫困劳动力的思想观念。通过扶贫培训,贫困劳动力学到了一技之长,职业性质发生转变,逐步从高强度、低收入职业向低强度、高收入职业转变,一部分实现自主创业,贫困户的思想从根本发生变化,真正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促进了农村产业大发展。通过扶贫培训,培养了一批以生猪产业和山林经济为主的产业能人大户、致富能手和能工巧匠。全县共发展规模以上农村产业大户1560户,带动发展生猪产业2600户,山林大户1900户,带动发展山林47600亩,实现人均增收1320元,培训以移民搬迁、村庄整治为主的建筑工匠500余名。
      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通过扶贫培训,培养了一批脱贫致富带头人,形成了一批有一定的城市和农村创业能力的青年团体,通过他们的自主创业办厂、办企业,带动了一批产业区的发展,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树立了典型。
      探索出扶贫扶智机制。通过扶贫培训,探索形成从贫困家庭子女优生优育、学前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到初次创业就业实行全程奖补资助的科教扶贫机制,对有子女上学的贫困家庭安排党员干部结对包帮,解决贫困户致富知识智能的问题,实现贫困劳动力真正成为智能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形成大扶贫培训格局。通过扶贫培训,围绕提升贫困群众科技水平,加强实用技术、转移就业和创业培训工程,落实扶贫培训项目和扶持资金,提高扶贫培训入户率。制定形成了扶贫、人社、农业、林业、教体(职教)、科技、水利(水产养殖)等“七位一体”培训机制。
      转变扶贫培训方式。围绕扶贫开发、陕南移民和主导产业建设,从大规模的培训转向“精英”和“定单”培训,全面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实用技术培训户均1人次以上,并实现初次培训的农户有一批取得初级资质证书;对已取得初级资质证书的进行再培训,使其成为能工巧匠;对能工巧匠进行培训,使其成为行业中的“精英”和“复合型”人才,实现培训的延续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仵思桐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