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着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机构经费补偿保障机制、基本医疗保障机制,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壮大并稳定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三年来连续投资九千余万元实现群众看病不再难的目标。
一是以项目带动硬件投入。积极争取中、省、市、县项目资金,全县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飞速发展。该县在充分利用贫困县医院建设项目和“卫八”项目注入项目资金564万元,带动全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发展的基础上,2009年以来,注入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带动县医院和镇卫生院扩建、中医院起步、妇幼保健院建成、村卫生室健全,同时配齐了基本医疗设备。仅县医院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将房屋彻底翻新、扩建,其中投资2200万元的住院综合楼8700余平方米九层已封顶。投资160余万元新改造的县中医院门诊用房已投入使用。截止2011年底,建成规范化乡镇卫生院14所、村卫生室98所,已形成了以县医院为中心、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硬件投入,医疗设备的配备,使群众有地方看病。
二是以医改带动经费投入。该县是我省新一轮医改试点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县政府出台《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综合补偿暂行办法》等文件,建立医疗机构运转及人员收入保障机制,由政府全面负责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工资及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补助,及时调整财政支出,优先保证医改投入,统筹使用各类资金。自2009年医改以来,该县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占财政总支出的7.8%,仅2011年就安排资金2375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50%以上。将乡镇卫生院在编在岗人员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由2008年的不足1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538万元。该县还将集体身份医疗卫生人员转为财政供养,将村医补助由每年6000元提高至10000元。将对县医院的补助由1999年的5万元逐年提高至2011年的505万元,占到该院人员经费的73.63%。同时,建立了150万元的公立医院事业发展基金和50万元人才培养奖励基金,并着手化解公立医院债务。人头经费的落实吸引了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的流入,稳定了工作队伍,使群众有人看病。
三是以配套带动医保投入。近年来,该县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已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全覆盖。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和新农合参合连年超额完成市上下达的任务;新农合基金财政补助由2007年每人每年40元增加到2011年的230元,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009年每人每年80元增加到2011年200元,属于县级财政配套补助经费按期足额划拨到位;在县、乡、村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498种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建立差价补偿机制,2011年补偿75万元;加大对困难户、五保户、低保户、流浪乞讨人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人员、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白血病患者救助力度,三年来累计救助居民7200余人、流浪乞讨人员51人,累计支付医疗救助资金515万元。系列举措,保障了群众有条件看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