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变面貌”的总体要求,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879万元建成草桥村、盘龙村、群英村等1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目前,这12个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主导产业初具规模,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为了加大扶贫重点村建设力度,该县成立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县级领导帮包责任制,将扶贫重点村建设纳入年度考核,充实了乡镇扶贫力量,每个乡镇都有3至5人专门从事扶贫工作。其次,该县整合项目资金,创新投入机制,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将重点村建设专项扶贫资金、部门单位帮扶资金、社会各界捐赠资金捆绑起来,集中使用。3年来,这12个村共捆绑各类项目5个,资金660万,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2倍,有效地实现了“捆”与“被捆”的双赢。另外,该县实行综合开发,丰富建设内涵。对启动实施的12个村,结合村情实际,按照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同步改善,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的思路,对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主导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全面规划,实施综合开发。一是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改善发展的基本条件,实现了户通水电路、家有经济园、人均一亩田的目标。二是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狠抓“一改三建”,到目前,共完成“一改三建”2104户,新修及维修房屋3700间,改厨1400户,改厕圈1320户,平整、绿化、美化庭院4.2万平方米,多数农家院落四季常青,环境整洁。三是从扶贫扶本入手,建立脱贫的长效机制。对每一个重点村都根据当地群众的生产习惯,制定了短中长产业发展规划,定期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到目前,这12个村已建设标准化经济林特园6581亩,开展技术培训1.7万余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68元,人均占有粮食370公斤。
3年来,这12个扶贫重点村新修通村组公路142公里、扶贫桥21座,实现了晴雨畅通;新修人畜饮水工程16处,90%以上的群众喝上了清洁的饮用水;通电入户率达100%。通过扶贫重点村建设,一个崇尚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新农村正在蓬勃兴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