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白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索引号 719776475-GK-2011-39680 发布日期 2011-03-31 16:01
来源
内容概述 白河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分享:

  全县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抗洪救灾和恢复重建有力有效。面对“7.18”、“7.24”、“8.03”、“8.21”一系列特大暴雨洪水和山体滑塌灾害,各级党政组织靠前指挥、果断决策,广大军民携手并肩、顽强奋战,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有力地落实防、抢、撤各项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夺取了抗洪抢险的重大胜利。面对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全力争取将白河纳入全省11个重灾县之一,赢得了省市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市直对口帮建部门的宝贵援助。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农民进城等政策措施,迅速制订出台了《“7.18”灾后房屋重建实施方案》、《白河县十年避险安置规划》和一系列专项规划,有力指导了全县灾后重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不等不靠,抓紧抢修水毁基础设施,及时启动小双毛家凹、大双花湾、构扒刘家湾、桃园石龙等灾民集中安置小区建设,当年完成重建投入7000余万元,全县4万余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及时妥善安置,列入计划的2132户倒房户重建全部动工,2641户受损房屋维修加固全面完成,水毁道路、供电、通信等设施基本修复。我们不仅战胜了困难,而且通过全县人民的努力,在恢复重建中实现了新的发展。
  二、“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起改变落后面貌,推动白河由滞后发展向突破发展加速迈进的五年;是我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们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的五年;是我们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全力促进和谐稳定,在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中,向着生态、富裕、文明、和谐新白河阔步前进的五年。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从2005年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由7.75亿增加到20.0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三次产业结构由36:21:43调整为25:37:38。到去年底实现财政总收入12768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28万元,分别是2005年的3倍和3.2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4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均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新增规模企业11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74亿元,增加值5.1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8.5倍和5倍。农业总产值达到9.1亿元,较2005年增长70%。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一村一品、强村大户、龙头牵引、集约经营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白河木瓜”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审查,逸牌木瓜酒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劳务经济成效显著,累计实现收入28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57亿元增加到6.22亿元,年均增长19.3%。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全省考核中,我县先后两次荣获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奖,2009年工业增速进入全省前10名。
  发展条件显著改变。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2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完成县级交通设施建设投入3.7亿元,襄渝铁路二线建成营运,安康至白河高速公路将于今年竣工通车,铺筑通村水泥路72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完成了通乡油路建设任务,建成白河大桥等34座桥梁和127座便民桥,开展了汉江航道整治,交通瓶颈制约初步破解。完成生态建设和环保治理投入0.8亿元,治理水土流失500平方公里,造林绿化24.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4.1%提高到58.36%;新修基本农田4万亩,新修河堤150千米,新增塘窖2000口,浇灌面积1万亩。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座,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719公里;通信信号覆盖127个行政村(社区);电视入户率达到63%。县城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投用,启动了县城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完成了70个村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汉江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共13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712个字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