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在汉滨区农村的田间地头、在村民庭院里,活跃着一支队伍,他们或向村民发放资料,或向村民们讲解党的富民政策,或将自己的自主创业经验传授给农民,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是汉滨区大学生“村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真实写照。
发挥自身优势,抓好创先争优活动。汉滨区大学生“村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农民人口学校等载体,在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干事创业能力、助民致富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迎风乡牛岭村大学生“村官”柯贤文结合该村实际,协助村党支部制定“四进农家”活动计划,通过“文明进农家、富裕进农家、法律进农家、卫生进农家”系列活动积极搭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的平台,同时他还自行制定了“便民服务卡” 更加便捷的服务群众,从而助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干事创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大学生“村官”们积极发挥所学专业特长,利用近距离接触农民群众的有利条件,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农民家庭、田间地头、示范基地,了解农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梅子铺镇大学生“村官”张先利为该村的困难党员和群众建立了帮扶台账,并利用该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的有利时机,让种植蔬菜的党员和致富带头人与无种植技术的群众结对帮扶、开小灶,引导该村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快速提高全村经济发展。部分大学生村官利用现有优惠政策,大胆创业,主动创业,不仅帮助农村党员群众致富,更以创业的成绩实现人生价值。今年区委组织部经过精心组织为大学生村官们建立“创业基地”。大同镇鲁家村大学生村官何叶、许典涛、何坚三人通过自身创业“养兔”,带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一一分享给农民,并现身说教指导他们养殖的方法,为他们提供信息帮助。助推了当地农民经济收入,为创先争优增添了活力。
积极奉献,在服务三农中创先争优。大学生村官们围绕建设和谐新村目标,协助村支部开展“一带一”结对帮扶活动,即每名大学生村官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联系一名本村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群众进行帮扶。积极提供代理服务,帮助复印身份证、代写申请、办理粮食补贴,助生产干家务,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今年的7.18抗洪抢险中,汉滨区大学生村官以“服务农村、扎根基层、争做优秀党员”为目标,积极投身到抗洪抢险救灾中,江北办大学生村官王振华面对灾难舍己救人、默默奉献的无私无畏事迹,践行了党旗下的庄重誓言,塑造了一个80后的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因此也被区委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