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记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新华村党支部书记罗先印
记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新华村党支部书记罗先印
人要是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人要是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在危难时刻,舍己忘死为他人着想的人就是伟大的人,高尚的人!罗先印就是这样的人!
现年48岁的罗先印是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新华村党支部书记。在7•18特大洪灾面前,他舍己为人,冲锋在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干部的高尚品质。
7月15日以来,双龙镇普降大到暴雨。7月17日下午,看着一阵比一阵紧似的大雨和陡涨的香河水,罗先印眉头紧锁。从第一天下大雨开始,罗先印就时刻关注着雨情,特别是上游的雨情。“再这样下下去,新华村10个村小组1906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他自言自语着。正在这时,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镇上电话通知当晚到第二天继续有大到暴雨,必须迅速转移居住在危险地段的群众。险情就是命令,罗先印立即通知村干部到村支部活动室开会,按照村里防汛撤离预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明确责任。18日凌晨4点多钟,罗先印开始打电话询问各组水情、灾情,并要求村组干部立即组织群众开展转移!挂上电话,他一头钻进了大雨中,一口气跑到距他家五六里路开外的本村最大的也是在全镇挂了号的10组、11组滑坡体下,撤离了两个组危险地段的所有村民。
下午3时,雨越下越猛,全村危险地段的群众都已安全撤离,但还有一个地方让罗先印放心不下,那就是新华村4组的兰坡沟。兰坡沟沟深坡陡,沟两边的山坡上有十五户人家,一旦出现险情,后果无法想象。想到这里,罗先印随即叫了几个小伙子赶赴4组。当他们赶到时,一个惊险的场面正在发生:一条黄色的“巨龙”正从后山的半山坡上奔腾而下,村民于世国家屋后的护坡像切豆腐块似地往下倒,沟已经被泥浆、石块塞得严严实实,翻腾的泥浆从梯田中、房屋间滚滚而下,飞溅的泥浆足足有两米多高,两边两层的房子一层已经被淤泥掩埋。由于泥石流来势迅猛,沟边两户人家的房子瞬间就被推入沟底,四五个还没来得及撤过沟的村民在紧挨河沟的一户人家房子二楼上大声呼救。情况危急万分,可面对沟中迅猛倾泻的泥浆,人怎么过得去?罗先印一边向被困群众喊话,让他们保持冷静,一边让同行的年轻人找来楼梯和木板,在房子的阳台与沟边的山坡间搭建了一座简易“桥”,并找来竹竿、绳子,让被困人员把绳子绑在腰间,扶着竹竿,一步步地走过沟渠。当撤离到安全地带的村民和亲人抱在一起放声大哭时,他们之前栖身的房屋已倒塌在呼啸翻滚的泥石流中。
晚上7时20分左右,天色逐渐变暗,雨仍不停地下着。4组楠坡沟半山腰,异地搬迁来的村民李远清拉着72岁的老父亲和怀有8个月身孕的妻子正艰难地往坡上爬着。就在几分钟前,他家的房子被一股巨大的泥石流卷进了河里。由于对此处山路不熟,侥幸跑出来的一家人面对身边不时滚下的山石和身后还在咆哮上涨的河水,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抱在一起痛哭。雨水夹杂着汗水、泪水流进了嘴里,李远清猛然意识到:只有在天黑前逃出去才有活路!他迅速掏出手机给罗先印打电话求救,但由于楠坡沟坡陡水急,且沟底通村水泥路已被淹没,无法救援。罗先印只能让他背着妻子,带着老人向山顶走,并详细告诉他路线和路上的标志,又电话通知山顶上的住户派人接应。和李远清刚说完,手机信号便中断了。罗先印立即带上几个年轻人朝李远清求救位置跑去。8时40分,在村民的接应下,李远清一家被安全转移到山顶农户家,见到罗先印,李远清抱住他失声痛哭。灾后,当问及李远清当时为何要给罗先印打电话时,他说:“平时罗支书就对我们移民很关心,所以灾难发生时,我可依靠的精神支柱就是罗支书,我相信,他一定能救我的命”。
在罗先印和其他镇村干部的周密组织安排下,尽管新华村遭受了严重的财产和经济损失,但全村1906个村民却无一人伤亡。
“无一人伤亡”这简单的几个字,凝聚着新华村党支部对全村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这简单的几个字体现了一个村支书“生命至上”的情感理念;这简单的几个字是用敢于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最震撼人心的结局;这简单的几个字更是一个基层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最好诠释。
洪水退后,罗先印立即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同时安排村干部逐家逐户走访受灾农户,对灾害进行详实的登记上报;联系镇农技部门,调集良种,指导受灾农户及时改种补种;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工作,稳定群众情绪。目前,受灾群众情绪稳定,村里治安秩序良好,全村人正在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