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在整改提高阶段工作中,实行“两移两减”,努力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服务前移,优化发展环境。(1)推行现场办公制度。县四套班子领导现场协商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目前已达200多人次。(2)实行接待岗制度。各部门单位领导以普通工作人员身份,为群众办理申报、登记等事项,接待群众来访,接受群众咨询。(3)推行跟踪服务制度。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
重心下移,心系基层群众。(1)开展“党员结农亲”活动。全县首批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1897名党员,挂钩帮扶5个镇、78个贫困村和3000多名纯农户,确保三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500元。(2)推行“送劳动技能,送用工信息”的“春风行动”。优惠提供定点技能培训和鉴定,免费发放《就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3)组织“科技法律卫生下乡入户”活动。农业部门编印万余册《农村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科技部门组织科技人员进村给百姓传授实用技术,政法、医疗部门抽调司法人员、医生联合组成服务小分队深入基层为群众开展为期一月的服务,目前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468个。
收费削减,规范行政执法。(1)减少收费项目。针对群众提出的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多、管理乱的问题,取消64个行政事业收费项目。(2)规范中介机构收费。针对企业反映的中介机构收费不透明、标准偏高的问题,出台了相关规定,重新核定了14项收费标准,使收费标准平均降低了50%左右。
时限缩减,强化服务效能。(1)实行限时服务。对手续齐全、符合规定的事项,当场办理。对较为复杂的事项,明示办结期限;逾期未办的,受理人将受到效能投诉督察。(2)开展即时服务。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3)推行联审联批制度。基建项目审批时限缩减到30个工作日,比原来提前4-6个工作日,切实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