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阴县针对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人才难觅”、“管用脱节”问题,采取“公开推荐”选拔后备人才,实践锻炼培养后备干部,动态考核强化教育管理等办法,大力实施“科级苗子”工程,实现了“备用结合”的后备干部管理目标。
公开推荐选拔后备人才。制定科级后备干部建设管理规划,结合科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采取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的方式,公开推荐后备干部;按行业、系统、地域等特点,适度扩大民主推荐范围,采取“推、评、考、议”等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多措施识别后备干部能力,将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群众公认度高、有突出技术专长和贡献的干部推荐储备到后备干部人才库,为任用提供基础依据。
实践锻炼培养后备干部。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后备干部的理论教育、技能培训和党性锻炼的基础上, 加大后备干部交叉锻炼力度,先后把40名在机关工作的年轻后备干部,下派到边远乡镇、重点村和非公有制企业任职,选派108名干部到农村一线领办和服务畜牧企业;把23余名优秀乡镇干部选拔到县直综合部门“上挂锻炼”,增强了后备干部参与经济工作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经验。县农业局干部曾兆林多方筹资5万元,租用县原种场闲置房屋12间,建起了三元仔猪繁育和育肥一体化的生猪养殖场,预计年繁育仔猪100余头,出栏肥猪180头,实现收入10万余元。目前,全县下派抓生猪产业的百名干部中,有60%是科级后备干部。
动态考核强化教育管理。县委制定下发了《汉阴县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办法》,明确后备干部的选拔条件、选拔方式、培养措施、使用途径。同时规定:“没有基层工作经历和经验的不能列为后备干部,没有经过集中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不能列为后备干部,廉政、计生、综治和信访有问题的不能列入后备干部,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程序的不能列为后备干部”, 靠制度和管理规范后干选拔程序,激发后干工作活力。实行动态管理,对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问题,工作失职并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发展潜力不大、群众公认度不高的后备干部,及时作出调整,达到“备用结合、进退有序”的目标。
“后备干部苗子”工程的实施,激发了全县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为县委准确选人、合理用人提供了基础性依据。目前,全县共确定科级后备干部205名,其中正科级后备干部87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