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但见秦巴多秀色 文旅彩练舞翩跹 —— 我市加力建设崇德向上幸福安康系列报道之六

    作者:吴苏 时间:2023-08-28 08:16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巍巍秦巴山,绵延千里;悠悠汉江水,奔流不息。当时间的钟摆指向加力建设崇德向上幸福安康的新征程,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大步调,让文旅之花渐次盛放,惊艳三秦。
      南宫山的神秘引人入胜,汉江小三峡的船桨摇动波光,安澜奇遇夜点亮金州盛景,龙舟竞渡引来游人争相前往……一个个文旅项目的生根落地,一次次与安康山水的邂逅相逢,让秦巴明珠的辉光更加耀目,区域文旅品牌愈发响亮。

      加快文旅融合,拥抱诗和远方

      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形体、项目是基础,只有融合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找准文旅融合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以文化为主线进行产业重构,以旅游业态为载体实施多产融合,让一大批烙刻着安康特色的文旅项目相继出炉。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AAAA级旅游景区16个、AAA级旅游景区27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以及一大批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
      数据给力的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谋篇布局,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久久为功。围绕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到2025年,建设1000个生态旅游产业项目、完成1000亿投资、达到1000亿产值”的“三年三千”发展目标,从全域创建、丰富业态、项目支撑、塑造品牌等方面,明确8项主要任务、13项重点工作和系列保障措施。
      未来五年,是建设崇德向上幸福安康的关键时期。按照目标规划,下一步,我市还将积极打造“安康味道”美食品牌,建设特色美食旅游街区,讲好美食文化故事,实施“安康味道·十县百碗”计划,推选100道具有地域标识和文化内涵的安康风味美食。壮大“秦巴山居”特色民宿,按照“一个主题、一个主人、一个故事、一桌特色菜、一打伴手礼”创意,提升竞争力和体验感。培育“安康有礼”旅游商品,支持各地大力开发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做好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土特产品、生活用品等特色商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丰富“睛彩安康”文旅演艺,鼓励各县(市、区)依托历史文化和传奇故事,编排创演观赏性好、艺术水准高、文化体验深的演艺精品,推行“景区、主题街区、旅游季+旅游演艺”模式,提升文化旅游影响力,全力促进文旅产业扩规模、增效益。
      展眼全市,从宁陕到岚皋,从汉滨到石泉……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熙来攘往的景区景点、不断壮大的产业规模、业态布局的多元延伸,充分说明了安康旅游势头强劲,齐备的发展要素正合成如橼巨笔,勾画出“诗和远方”的新蓝图。

      发展非遗旅游,绽放时代光彩

      汉调二黄、平利弦子腔、石泉柚子茶、旬阳传统木刻版画……经过一代又一代秦巴儿女的传承,这些丰富多样、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更多人熟知。历史的沉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让众多游客近距离感受到安康非遗文化的韵味与魅力。
      在石泉县后柳镇的中坝作坊小镇,以非遗文化为定位的七十二手工作坊经过多年深耕运营,早已成为当地一张亮眼的特色名片。每到节假日,这里便人头攒动、载歌载舞,非遗作坊内挤满了南来北往的游客争相体验。“我们今天体验了编草鞋、制作陶器、古法榨油等非遗项目,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非遗文化带来的乐趣,很有意思,以后还会经常带着孩子们来体验。”今年“五一”期间,从湖北赶来安康旅游的方女士满面笑容地说。
      无独有偶,致力于非遗品牌的建设,我市多年来不断完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已建成国家级重点扶持非遗就业工坊2家、省级非遗就业工坊15家,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非遗项目47项,国家级传承人4人、省级传承人33人,石泉县中坝作坊小镇入选全国非遗旅游小镇名单,省文旅厅连续三年将全省非遗日活动主会场设在安康。启动了汉调二黄地方立法,汉调二黄剧目获中省各类艺术节奖项10余项,并登上央视戏曲晚会舞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将其保护好是当代人重要的文化使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市非遗资源丰富、非遗保护发展力度大,非遗活动精彩纷呈。促进“非遗+旅游”产业的融合,不仅使非遗成为“活态”,而且有助于创造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建设崇德向上幸福安康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指出,以文旅融合为重点,要积极发展非遗旅游。找准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联结点,推行“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文创”“非遗+演艺”“非遗+节庆”模式,策划培育非遗特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旅游中了解安康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壮大文化产业,擦亮“强市”名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这也正是我市建设崇德向上幸福安康的着力点之一,站在文旅产业并驾齐驱的道路上,走在前沿是一种态度。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按照全省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总体布局,坚持把“文化强市”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经验被称为“安康样板”;文化产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增速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列;景区景点整体品质改善,旅游可进入性不断增强;持续成功举办龙舟节等品牌活动,安康对外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未来可期,一幅蒸蒸日上的文旅图卷正在秦巴大地徐徐铺展。在加快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安康段)、安康中心城区“一江两岸”文化旅游综合体、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毛绒玩具文创总部产业园、安康市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桃花源文化产业园暨影视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的目标下,全市文旅产业呈现一派向好之势。未来,还将不断壮大毛绒玩具文创产业,着力在创意设计、贸易销售、人才培育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毛绒玩具与文旅、科技、潮玩等深度融合;实施“文化+”战略,改造提升演艺会展、文化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业态,加快培育线上演播、在线娱乐、网络直播、影视动漫、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夜·安澜”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沉浸式体验文创街区,持续提升安康汉江龙舟节、茶文化节、油菜花节等节庆活动品牌,全面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青山绿水书长卷,壮心上下勇求索。而今,我市通过锚定方向、健全机制、盘活资源,在山为骨、水为脉的生态框架中,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理念,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的新路径,奏响了文旅交汇的最强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