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选配,优化队伍结构。严格选拔标准,明确党委书记人选应具备一年以上乡镇长或部门党政正职经历,且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其中一类乡镇党委书记人选一般在有二、三类乡镇党委书记和一类乡镇长经历的干部中选拔。同时,推行县乡干部“双向交流”,一方面注重把乡镇作为年轻干部加强历练的主战场,积极选拔年轻的县直部门党政正职和副县级后备干部到乡镇担任党委书记;另一方面,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出现空缺时,有计划地从乡镇党委书记队伍中选拔。现任的15名乡镇党委书记,年龄最大的43岁,最小的33岁,平均年龄38.1岁,都有两年以上乡镇长工作经历,其中有2名是从县直部门党政正职岗位下派到乡镇的,有5名是副县级后备干部。
强培育,提高发展本领。该县县委制定了乡镇干部定期轮训工作实施办法,采取组织编写《石泉县乡镇干部必读》教材、集中办班培训、流动党校送学上门、“石泉讲堂”专题辅导、选派干部异地现场体验、组织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等方式,对乡镇党委书记实施全员培训,全面提升他们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先后选派30名乡镇党委书记赴江苏、四川、杨凌等省内外近20个市县考察学习和参加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选派2名乡镇党委书记到市直机关挂职锻炼。
严监管,增强干事动力。一是建立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党风廉政、目标责任制“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坚持绩、奖、惩相统一的原则,对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予以重奖和优先提拔重用,对业绩平平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惩处诫勉或轮岗交流。二是建立乡镇党委书记党建述职评议制度。按照“不抓党建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要求,每年组织“两代表一委员”,采取不定期的方式对其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评议,切实增强了乡镇党委书记工作责任感、使命感。三是严格监督。出台了《不在状态、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处理办法》,采取民主评议、组织考评、受理投诉、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队伍中“庸、懒、散”等问题。2008年底,有1名乡镇党委书记工作推动不力等原因,将其降职为乡镇党委副书记使用。
重关爱,激发队伍活力。建立健全干部谈心谈话制度,采取县级领导下基层访谈、请上门座谈等形式,对党委书记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建立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制度,坚持副县级后备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领导一般从具有乡镇党委书记队伍中选拔;每年开展“群众最满意乡镇党委(副)书记、乡镇长”评选活动,加大表彰力度,切实增强干部的荣誉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