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属鸡形目雉科鸟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精巧而美丽,极具观赏性,已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雄鸟长相奇特,头顶具有乌黑发亮的羽冠,其两侧长着一对钴蓝色的肉质角,“角雉”由此而来。雄鸟体羽及两翅主要为深栗红色,满布具黑缘的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大而色浅。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色,杂以黑、棕、白斑。红腹角雉雍容华贵,素有“鸡中贵族”之称。
红腹角雉(雄)

红腹角雉(雌)
红腹角雉喜单独活动,只有在冬季偶尔结有小群。主要以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各种昆虫;胆小而机警,善奔跑不善飞翔,每当走过林间开阔地时,常常先从灌丛边伸头张望,确认没有危险时才迅速通过。
3月是红腹角雉繁殖季节,清晨和傍晚,在寂静的森林中常能听到雄鸡“哇……哇……”的响亮叫声,像婴儿在啼哭,故,红腹角雉也叫“娃娃鸡”。雄鸡求偶炫耀时,两只角就膨胀起来,高高耸立,肉裙也充血膨胀,突然展开,飘洒在胸前,就好像系了一条漂亮的彩裙,而且一会儿缩回,一会儿展开,更像是一朵不断开合的鲜花,令人眼花缭乱。同时微微张开双翅,尾羽也如同扇子一样展开,交替踏着舞步缓缓移动,以博得雌鸟的欢心。达到高潮时,肉角不断地颤动,同时发出低沉的“咕,咕”声,随后直起身体,煽动两翅,昂首冲向雌鸟完成交配。
红腹角雉求偶影像是由布设在化龙山保护区内的红外触发相机捕捉到的。近年来,化龙山保护区应用红外相机网格化布设技术,已陆续拍摄到林麝、黑熊、黄喉貂、鬣羚、毛冠鹿、红腹锦鸡、勺鸡等许多野生动物取食、嬉戏、求偶的珍贵影像,为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