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群众在哪里 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作者:秦骥 熊荣军 时间:2022-08-01 08:52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清晨散完步,在社区门口阅报栏看看党的新理论、新政策,国内外大事、新鲜事也一目了然。这阅报栏建得好!”近日,家住平利县长安镇长安社区的64岁党员柳忠杰说。  
      为了打造“理‘响’平利”品牌,平利县不断创新载体。今年4月,“党报阅报栏”覆盖了平利县所有镇、村(社区),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新阵地。  
      近年来,平利县秉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组建“10+N”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开展有特色、有新意、有生命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  

      引导群众成为文明行为践行者
      “父老乡亲们,大家都要记在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引道路方向明,你高兴我高兴,我们百姓都高兴……”从5月开始,平利县“踔厉奋发开新局 笃行不怠谱新篇”宣讲团在各镇巡回宣讲,宣讲员王鑫以“理论+曲艺”的形式,为群众生动精彩地描述平利的美好未来。  
      “讲得生动,唱得好听,听得过瘾!”宣讲团来到平利县兴隆镇冠汝社区,现场听众胡荣平说,“我们今后更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日子越过越好。”  
      暑假伊始,平利县开展了“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安排教师上门同学生家长交流学生情况,探讨教育理念。  
      “现在村上的产业搞好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我觉得环境整治也要跟上。”“阅报栏前看平利新闻,文化广场上唱戏跳舞。只有村子好了,我们的日子才能好。”在平利县三阳镇泗王庙村,农家小院宣讲会开出了新意,宣讲员朱涛和村民就乡村振兴、环境整治、民风建设等内容进行交流,并为大家解读相关政策。村民们时而欢声笑语,时而拍手叫好,畅所欲言,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  
      “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平利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大队队长王静说,“目前,平利县各行业和各镇都有宣讲队,各村都有宣讲员,通过讲理论政策、讲村情村史、讲好人好事,引导群众成为文明行为的践行者;通过思政课、国旗下讲话,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过田间地头培训会、农家小院宣讲会,让党的新理论、新政策与百姓生产生活紧密融合。”  

      “志愿红”成为文明新底色
      近日,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书声琅琅,学习氛围浓厚。在锦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王子晗正在耐心地为学生辅导功课,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小课堂办得有模有样。“我来做志愿者,是希望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辅导村里孩子们的学习,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王子晗说。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平利县志愿者团队日夜坚守在防控一线,配合医务人员在城区69个采样点进行文明引导工作,有序开展城区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们还配合包户干部开展“敲门行动”,对所有住户信息再核实、再完善,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两天内完成了城区所有人口的摸排登记。  
      从政策讲解与宣传,到植树绿化环境整治,到疫情防控一线,再到身体力行敬老爱老,随处可见的“志愿红”,成为文明平利的一股股暖流。  
      “群众有需求,志愿服务有回应。”平利县委宣传部干部任冬莉说,“平利县建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队长的县级志愿服务总队,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康、科学普及、巾帼和青年等10支专业志愿服务大队,同时成立多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支队,形成覆盖各行各业各系统、贯通县镇村的志愿服务大网络。”  
      一年来,平利县230支志愿服务队的6000余名志愿者开展了“科技兴农”“医路有爱”“情暖夕阳”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红”成了平利城乡最温暖的色彩。  

      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修桥铺路、建校助学、扶贫济困,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道德模范樊文来几十年做好事不间断;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付官军,矢志不渝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中国好人”易志春照顾瘫痪丈夫24年,诚信经营回馈乡亲赢赞誉。 
      一个好人,就是一个榜样。一个个榜样,就是一股股弘德向善的正能量。  
      平利县以“厚德陕西·弘德安康”为指引,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推荐评选,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多年来先后有91人获得“中国好人”“陕西道德模范”“陕西好人”等荣誉称号。  
      “这里不仅有我喜欢的玩具,还可以画画,我每天都来这里玩。”5岁的刘梓桐说,她每天都要到平利县广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儿童空间玩耍。  
      4月底,平利1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52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四级阵地体系正式构建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县覆盖,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明实践网络矩阵。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平利县通过规划引领,构建“县实践中心、镇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和文明实践基地”四级阵地体系,建立“‘中心吹哨、各路必到’的联动机制、‘制度说话、群众评价’的考核机制、‘群众点餐、中心买单’的服务机制、‘投入合理、产出高效’的保障机制”四大长效机制,同时通过高标准建设好人路、好人馆、好人广场、好人城,让“志愿红”成为文明新底色,书写了更多更精彩的平利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安政网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