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白柳镇老龙沟村和白柳社区是该县第一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定的试点村(社区)。该县根据村(社区)党员和群众生产生活特点,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把灵活形式抓学习、广集民意抓思路、边查边改抓落实贯穿全过程,力保学习实践活动见实效。
灵活形式抓学习,确保党员干部受教育。必须结合农村党员及其生产生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习,提高认识,这是在农村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针对农村党员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集中学习难的问题,白柳社区根据党员居住状况,划分学习小组,全体党员每周集中1次,学习小组每周2-3次,采取大集中与小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抓好集中学习。老龙沟村在此基础上还结合党员兴趣爱好,灵活设立了蔬菜协会学习组、红白理事会学习组、老年协会学习组,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效果。针对农村党员整体文化水平低、学习理论难的实际,镇、村(社区)把科学发展观理论编排成党员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间小戏,在群众中进行巡回演出,组织开展有奖知识问答,在社区和村之间组织开展学习竞赛,促进学习。针对部分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村(社区)一方面通过开通广播、安装远程教育设备,循环播放学习资料,实现党员在家学习;另一方面实行上门“送学”,安排落实理论水平较高的党员上门辅导,帮助他们学习。针对外出务工党员,村(社区)采取寄学方式,督促学习,给外出务工党员寄送学习资料,通报支部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并要求他们定期做好思想汇报,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广集民意抓思路,确保科学发展上水平。统一党员群众思想认识,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制定一份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规划,指导和推动本村(社区)科学发展、突破发展。这是在农村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核心。试点村(社区)从活动一开始就广泛召集党员、能人、产业大户开展边学边议,通过召开两个民主生活会、群众代表讨论会和走访谈心,查问题、找根源、求良策,理思路、明方向、定规划。截止二阶段,一村一社区共征求意见建议60条,梳理归类为33条,其中产业发展13条,基础设施建设6条,党建方面3条,其它9条。村(社区)及时吸收合理建议,修改制定了新规划,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边查边改抓落实,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坚持边查边改,狠抓落实,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这是在农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终目的。一村一社区本着能改的立即改,改正难度大的明确责任人限期改,一时改不了的落实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并将边查边改进展情况及时向党员和农民群众公开通报,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白柳社区在边查边改中,目前提出五个实际问题,已解决四个,一是全力支持,确保十万吨粮食加工厂如期开工;二是修建了四组便民桥;三是协调解决了一组饮水问题;四是有效化解了实验中学施工纠纷。老龙沟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精心打造全县乃至全市“老龙沟果菜”品牌,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出今年新发展大棚菜50亩,短短两个月已建棚30亩,全年可望完成80亩。预计今年全村果菜产值可达500余万元,人均产值可达4000余元。群众思想有了明显转变,搬弄是非、扯后腿、自私自利的人少了,关心发展、支持村(社区)工作、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多了。在老龙沟村,无职党员带头入户宣传林改等农村政策,义务抢修县城供水渠道,主动落实计生手术,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活动开展以来,已有16名积极分子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老上访户王国才不但放弃“老营生”,还积极配合村党支部开展工作,义务承担村广播播放任务,并发挥自身特长编写广播稿,引导大家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