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办理 事事回应
2006年初旬阳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11件。其中有110件转县人民政府办理,1件转县法院办理。在办理过程中,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不断创新办理机制,着力在注重实效、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使这些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议得到较好落实,代表比较满意。
基础设施建设是代表们最为关注的重点问题,县十五届五次人代会上有51件代表建议涉及该方面的工作,占代表所提建议总数的45%。县人民政府对这些建议认真研究,分类逐步落实。目前,已经完成了祝尔慷广场舞台设计方案;编制完善了县城居民小区建设规划,完善了私人建房管理办法;实施了商贸街改造二期工程;新建了两个蔬菜市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以通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新建通村公路252.6公里,实现村级道路硬化218.2公里,修便民桥40座。电力部门投资50余万元,使石门乡44户农民结束了无电历史。
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办理刘祥林、张应宽等代表提出的完善“两免一补”政策、解决“普九”欠帐等建议过程中,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争取上级补助,筹措资金1587.9万元,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县财政还筹集3200余万元资金用于偿还“普九”基础设施建设欠债,并计划在三年内全部化解这些债务。结合办理代表关于加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建议,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决定修改了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确定将门诊家庭帐户改为农民家庭健康储蓄,并适当扩大住院补助病种范围,提高大病住院补助标准,降低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费标准。结合办理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建议,县人事劳动局成立了外出务工农民维权中心,为农民工开辟了维权服务绿色通道。
生态环境建设是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结合办理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生态建设年活动,举办“汉江(旬阳)生态论坛”,深入推进生态立县战略。农业部门部署了特色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工作,推广建设沼气池3400口,改节柴灶1万户,开展了生态示范乡村创建活动,加快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林业部门新增退耕还林2.2万亩,飞播造林8万亩,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环保部门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并重和预防与治理并重的方针,严格坚持企业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三同时”原则;水利部门在农村积极推行小流域治理和低产田改造,减少水土流失。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