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招商项目加速推进,一幅幅建设景象热火朝天。进入下半年以来,各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成,使安康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和项目建设滚动接续,为推动安康经济恢复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引擎。
11月4日至7日,借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1陕西—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座谈会之机,安康市委书记赵俊民带队在上海、广东开展招商考察。11月23日至30日,安康市市长武文罡带队,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两次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的精准招商活动,被各方寄予厚望。
近年来,围绕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目标,安康市深入推进“开放兴市”战略,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开放发展第一抓手、经济工作第一要事”,坚持招引落地一盘棋,外招内聚一齐抓,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开花,优质企业、重点项目纷至沓来。
不拘一格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招商引资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招商引资抓得紧、抓得实、持续抓,经济发展就有不竭动力和稳定预期。”安康市委书记赵俊民说。
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安康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把开放招商摆在全市工作重要位置,始终对招商引资工作“高看一眼”,全力助推全市招商引资步伐持续加快。
实践工作中,安康市不拘一格,推行“144520”招商工作机制,即打造“营商环境最安康”这一金字名片,实行领导干部亲自招商、亲自接洽、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四个亲自”,坚持做到内资与外资、国企与民企、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四个一视同仁”,坚持外资、民资、国资、财资、融资“五资同引”,以及坚持热情接洽、积极推进、支持到位、特事特议、制衡有效“二十字招商要求”,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人大政协支持、部门县区联动、市场主体广泛参与、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大招商格局。
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立地条件和生态环保刚性约束,近年来,安康市通过“园区承载、资源集约、产业集群”持续建设园区承载大平台,先后建成1个国家高新区、6个省级开发区、19个省级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1340个现代农业园区、5个“飞地经济”园区为骨干的产业聚集区,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380万平方米,落户企业拎包即可入驻、进厂即可开工。
为聚力“双招双引”促返乡,安康市制定出台《全面加强招商引资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吸引人才人口若干政策措施》等扶持政策。依托已建成的60个原始专家工作站、13个“国字号”创新研发平台,安康在人才招引上精准发力,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和事业留人等方式,引导人才回归、项目回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推动人才链、创新链、技术链深度融合。同时,大力发展“归雁经济”,以乡情留人,“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引进招商项目1974个,60%以上由安康返乡创业人士直接投资或间接引荐。
各项招商机制的建立和政策措施的持续助力,为安康开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安康市招商引资内资到位资金752.3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88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2%和111.53%,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擦亮“营商环境最安康”品牌
“这是我们的新型液流电池集成多能互补项目生产车间,液流电池电堆和储能电解液生产线的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成。项目前期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政府部门了解到我们资金困难后,通过多次协调沟通,正在帮我们争取低利率贷款,将为项目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安康高新区华秦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傅洪涛说。
近年来,安康市在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首创“特色产品展示+重点项目推介”招商模式,不断提高“走出去”的竞争力和“引进来”的吸引力。2014年以来,安康市先后走进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有力推动了全方位对外交流合作。通过重点线索叩门招商,重点区域驻地招商,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成功率不断提升。
为促成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各级领导积极主动谋划组织招商活动、参与重点项目洽谈,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招商引资工作中;始终把亲自会见接洽客商作为安康招商引资第一“门面”,吸引投资第一“软环境”,坚持在日常工作中留出招商日程;积极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并对招商引资工作实施全过程管理,以考核促招商签约、以问效促项目落地,促使招商引资工作步入常态化、规范化运行轨道。
安康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着力打造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12345便民服务热线”三大营商环境“安康服务品牌”;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市级720项事项实现“网上可办”,166项能够“即来即办”,572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43项实现“零跑路”。
2019年安康市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2020年市场主体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安康市位居全省第一,紫阳县商事制度改革等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为营商环境,处处都有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在擦亮“营商环境最安康”名片的同时,安康市主动与境内外20余家异地陕西(安康)商会建立合作机制,市政府先后聘请24位开放发展高级顾问,搭建了广泛合作平台网络,并促成了安商总会的成立,吸纳1700余家安康籍会员企业加入其中,助力全市开放招商工作迈上新台阶。
“链”接融合赢未来
招商引资不能见啥都招!面对近年来一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乏力症”,安康市认识到,经济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单纯以GDP作为评价标准,只有沉下心仔细研究区域分工,努力寻找比较优势,才能培育符合自身实际的内生发展动力。
平利县一家社区工厂里,员工在加工毛绒玩具。目前,安康毛绒玩具全产业链初步形成。 陕西日报记者 赵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