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理论调研 > 正文内容

    安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安康市科技局课题组 时间:2020-05-18 14:33 来源:安康发展 字号: 打印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发展是摆在欠发达地区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现状

      高校、科研机构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属重点高校1所、市属高职院校1所、市属科研机构7个、县属科技机构14个。
      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65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国家级星创天地6个,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和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省级众创空间6个、省级星创天地3个,省级魔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认定市级众创空间9个、市级星创天地3个,组建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同时还建设院士工作站8个、专家工作站22家,其中省级院士工作站3个。
      人才概况:截至2018年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41897人,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367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10.4%;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4797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35.3%;初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2733人,占专技人员总数的54.3%。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柔性引才方式引进两院院士9名,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24名。


      二、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分析

      1.遵循创新规律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基本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科技创新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遵循创新规律是基本要求。因此,安康创新驱动不能跨越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更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实现主导产业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激发创新潜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内容。一是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强化政策引导,提高创新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产学研政金一体化融合。强化政策试点示范,梳理总结推广一批科技创新驱动示范区、重大项目和成功案例,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复制推广。二是发挥人才“蓄水池”的作用,通过人才资源撬动发展。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本源。按照创新规律培植人才沃土,释放人才体制机制活力,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活跃人才创新要素。
      3.开展创新绩效评价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方法。开展创新绩效评价,构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产业创新发展导向影响重大,产业紧密度、科技与经济结合度、研发成果转化率、原创性成果比例、关键技术自给率、产业项目经费配置等问题诱因都会制约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深入开展创新绩效评价,挖掘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总结产业创新经验和规律,提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价值导向的评估体系,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及时掌握产业运行脉搏和科技创新的贡献,为政府制订产业经济创新规划、转型升级等系列宏观政策提供参考。同时,推动开展创新驱动理论研究,借鉴国际通行标准和他国成功经验,加快高端创新智库建设。
      4.加强平台建设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创新需求,全面整合政产学研金商等优势资源,明确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强化政策创新供给,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不断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产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整合区域内同质创新平台,瞄准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富硒食品等优势特色产业领域,进一步集聚全球在该产业领域的顶尖创新资源要素,加快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的功能和效益,努力构建重大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带动、重大平台支撑、重大成果转化、重大应用于一体的创新体系。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基础,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解决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建议我市把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汇集各方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系统推进全方位、全体系、全领域创新。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大量集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效益大幅提升,创新指标力争赶上陕西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超越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在陕南地区率先进入陕西省创新型城市行列,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等各项科技创新指标争取实现翻番,全省综合创新能力评价位次大幅上升。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建议持续抓好产业创新工程、企业创新工程和县区“四个一”亮点工程,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和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和落实创新政策等方面重点工作,在一些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先行先试。
      2.聚资源,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突破优质创新资源匮乏困境。首先是制定方案、建立平台、完善机制,全面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发挥市县主体及现有的渠道作用,加强与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知名跨国公司实验室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知名科学家及其科研团队等开展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合作,努力在扶持和引进高校、院所及其分支机构、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进一步加快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其次是发挥政策引智优势,出台更加优惠的支持政策,涵盖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合作的全过程、全链条。
      3.建平台,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解决创新体系不完善问题。一是坚持整体设计、分步推进。根据全市科技经济社会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安康市科技资源现状,围绕科技发展重点方向和产业技术创新,做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滚动推进,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积极推动安康高新区、新安康门户区、旬阳高新区发展。积极争创汉阴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发挥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供给中的联动和主导作用,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企业和民间组织等共同参与平台建设,增加对创新平台的投入,形成全社会参与平台建设的合力。三是整合资源,互惠共享。整合政府公共平台,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搭建技术交易市场和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等各类交流活动平台。
      4.增活力,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解决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一是建议持续推进企业创新工程,深入实施企业创新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扶持10家科技创新示范企业、40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2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继续实行市直单位包联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县区包抓辖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工作推进机制,组织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比认定,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培育3家以上科技企业进入全省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培育库。二是分层次推进创新主体提质升级,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充分发挥大企业创新引领作用。根据安康市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引导和支持大企业在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项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制定滚动培育计划,对科技成长型企业进行“一企一策”定向辅导和跟踪服务,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构建市、县(区)、孵化器多方联动的培育服务体系,形成以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富硒食品等领域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针对科技型初创企业面临的创新能力不强、创业环境不优、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综合施策,全方位、大力度支持科技型初创中小企业落地成长,鼓励科技型初创企业规模进一步做大、实力进一步做强、结构进一步做优,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5.促转化,围绕从科技到经济的关键环节,疏通技术到产业的渠道。一是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有效供给和引进。支持产学研合作,每年重点面向高校、科研院所,遴选并立项支持一批创新度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工程化研发,持续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成熟度。聚焦安康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省、市科技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计划,把成果转化作为项目立项和验收的重要条件,着力提供一批可转化的科技成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和技术转移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技术经纪人等对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进行匹配和对接,对在安康转化并产生效益的机构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二是深入推进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培育和发展全市统一的科技大市场,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定期开展科技成果路演展示对接交易活动。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能力和水平,出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支持政策和实施细则,鼓励多元建设众创空间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和成果转化平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有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三是重点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安康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职能,研究出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绩效评价办法,开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绩效评价工作,形成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科技中介服务法人实体。四是提供金融支持。做好安康循环产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的投放运营,加快推进中核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的组建落地,探索建立科技融资担保公司,为成果转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6.转机制,营造创新驱动发展宽松环境,着力解决创新生态不优问题。一是从理念革新开始,进一步强化创新导向、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寻标对标、学习先进、解放思想、补齐短板,营造全社会重创新的浓厚氛围,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二是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次障碍,全方位激发创新活力。三是不断强化人才支撑。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成为区域间竞争的重要砝码之一。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组织实施产业领军人才汇聚行动、高端外国专家引智专项行动、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行动、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培育行动,加快推动各类创新人才集聚,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鼓励以技术入股、项目合作等方式,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积极推行“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引进模式,鼓励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安康市创新创业。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校企合作上,推动市内各职业院校坚持市场导向办学,主动对接创新发展需求,建立依据产业需求的靶向人才培养体制。出台一系列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搭建更加完善的平台载体,让创新人才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干事有舞台。随着安康机场通航和西康高铁建设,安康的后发优势、交通优势和政策优势更加凸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建设将快速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将更加迫切,安康科技创新工作也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