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理论调研 > 正文内容

    干线公路助力开放兴市的思考

    作者:胡裕成 时间:2023-08-15 09:31 来源:安康发展 字号: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路通百业兴、路畅百业旺,干线公路作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基础和主体,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承载着当好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先行官”的新使命新任务。作为内陆地区的安康,实施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尤其需要干线公路提供先行引领和交通保障。安康境内8条1235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助推脱贫攻坚、助力开放兴市中作出重要贡献,但也暴露出不能完全满足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需求的一些问题和短板,需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抢抓机遇推动干线公路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公路交通对开放兴市的支撑保障作用。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以来,安康市围绕建设交通强市、打造综合枢纽目标,紧扣“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思路,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升等改造,采取“省市共建”模式筹资20余亿元实施国省道“三改二”升等改建项目8个,随着省道102平利至镇坪、国道541紫阳洞河至岚皋花里、国道210宁陕县城至石泉两河、国道316安康至白河等项目建成通车,全市普通国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重历史性地突破60%,实现了干线公路“通县二级化”,高效顺畅地衔接起全市2.5万公里农村公路、757公里高速公路,为安康开放发展打下坚实的通行基础。但对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要求,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干线路网有待完善,路网密度和等级公路覆盖率仍较低。二是大多数干线公路沿江沿河、翻山越岭,地质条件差、老旧桥梁多,保安全、保畅通压力较大。三是公路养护专业化、机械化、精细化和公路服务优质化水平有待提高,养护生产力水平、应急抢险保畅能力、优质多元服务水平亟需提升。

      二、面临机遇
      干线公路助力安康开放兴市,迎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一是宏观战略坚持交通先行,这是重大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我省是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并将安康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来高点定位和重点打造。同时,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布局新基建等国家战略在安康多重叠加将给干线公路带来新一轮升等改造的大建设期。二是地理区位连通四方,这是重要优势。安康地处祖国版图中心位置,贯穿东西、连接南北,处于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区域,是国、省规划的秦巴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城市,处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辐射延展带并毗邻新通道中心城市重庆市,“十四五”期间干线公路将在提等升级上迎来机遇。三是市委市政府推进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这是重大契机。安康市委、市政府立足我市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印发《加快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细化制定《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十四五”要打造“秦巴1号旅游风景道”,高标准打造通景交通网络,构建全域旅游交通体系,实现景区与主干公路“零换乘”。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求提供更高品质公路交通服务,为我们打造“千里最美沿江路”等高颜值旅游公路品牌、在交旅融合中全面提升干线公路路况条件、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契机。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现实需求。安康确立开放兴市、产业强市战略,提出发展以六大绿色工业、六大特色农业和新兴产业为标志的特色产业体系,着力培育十一个重点产业链,加快打造富硒产业、文旅康养、新型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产业集群,必须有坚强的公路交通与之配套,才能使商品、资源、服务跨区域、跨行业自由流动,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达到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最优。这就对进一步改善公路交通条件、促进公路行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发展契机。五是公路行业争先创优精神,这是强劲动力。安康干线公路系统在长期艰辛实践中磨砺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铺路石精神和“大道为公、甘当路石,养护为民、无私奉献”的“百年公路精神”,是我们抢抓机遇、自信自强、勇毅前行的底气底蕴、精神动力和作风保障。

      三、实施路径
      开放发展的核心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目标是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型经济。干线公路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须以助力开放发展为目标导向,紧扣“构筑开放高地、打造平台开放、深化开放招商、优化开放环境”要求,找准“畅通公路、平安公路、美丽公路、法治公路”建设契合点和发力点,建强养好干线公路网,以新时代“四个公路”高质量发展为开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公路通行保障。
      路径之一:对标构筑开放高地要求,打造更加可靠的“畅通公路”。坚持“畅通主导、保畅优先”理念,以提高国省干线公路道路技术等级、网化迂回能力、养护保畅水平为目标,以调整后的国省道网落地实施为契机,以提升日常养护水平和增强抢险保畅能力为重点,不断增强干线公路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承接转换能力、互连互通水平,更好满足开放发展需要。一是抓公路等级结构优化和路网完善。着眼于深度融入汉江生态经济带、连通融入长江经济带、主动接受关中天水经济圈和成都重庆双城经济圈辐射延伸,科学谋划交通强市战略中的干线公路规划。以提升主干通道、衔接转换、网络迂回能力为着眼点,加快推进541国道岚皋花里至平利八仙二级公路改建工程、211国道黄洋河大桥及引线工程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尽早实质性开工,做好新增国道接养工作,做大路网规模。抢抓省市推动公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干线公路通道提升、城镇过境改建、原级改造整治、沿江公路建设等工程,多主体协力推进G210线石泉至柳树垭、G316线关庙汉江大桥至建民、S310线恒口至紫阳等重点建设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为安康开放发展疏通“大动脉”。二是抓公路精修细养和常态精养。聚焦“打造智慧交通、建设美丽公路、提升服务品质”,推进设施数字化、养护专业化、管理现代化、运行高效化、服务优质化,着力构建安全畅通的设施体系、专业可靠的养护体系、现代高效的管理体系、长效稳定的运行体系、优质多元的服务体系。坚持发展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着眼于破解养管效能不高、养护资源不足等现实问题,着眼于解放和发展养护生产力,以推进机械化和社会化养护为切入口,积极培育公开规范、竞争有序的公路养护市场,构建养护工程品质化、应急保通公益化、小修养护集约化、日常保养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推动干线公路养护生产体系重构、资源重置、力量重建,不断增强“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硬核”能力。全面对标“三细三好”要求,积极创建市级精细化养护管理示范路,巩固提升已建成的728公里“美丽干线公路”,夯实美丽公路发展基础。加快推进机械化应急养护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新建20个应急养护中心。积极推广应用废旧材料循环利用、非现场治超执法站点、新能源养护设备、低成本养护技术、绿色环保养护材料、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等“四新”技术,依靠科技推动公路养管实现高效低碳发展。三是抓抢险保通和防滑保畅。强化路网疏堵保畅,推进“互联网+”路网管理,加快云计算、大数据、5G等科技成果应用,以日常巡查、路网运行监测、应急调度指挥、出行信息服务为重点,整合现有信息化系统,推进信息报送、会商调度、应急指挥扁平化管理。密切与气象等部门的合作与会商,探索建立“一路多方”联合调度、统一指挥工作机制,协同做好大雾、雨雪冰冻、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预防预警和安全防范。完善公路抢险保畅应急预案,强化机械设备储备与合理布设,定期开展应急比武演练、联合应急救援演习,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充实公路应急救援体系,不断提升“即毁即抢、即抢即通”能力。
      路径之二:对标优化开放环境要求,打造更具韧性的“平安公路”。针对我市干线公路大多临河临崖,道路安全隐患较多、桥梁安全运营压力较大、道路交通事故仍有发生、安全生产基础较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强化等问题,健全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提高安全生产防、管、控能力,为优化开放环境提供更有韧性的、安全畅通的公路通行保障。一是提升公路安全保障水平。精准争取灾害防治、专项治理、优化提升工程,积极开展G210宁陕广货街至县城、G211旬阳吕河至岚皋县城、G316汉滨早阳至石泉县城安全精品路创建和G316汉滨关庙至石泉县城平安大道创建,进一步提升道路安全通行水平。实施公路危旧桥梁加固改造行动,“十四五”计划整治四类桥梁13座、三类桥梁22座、低荷载桥梁50座、宽桥窄路或窄路宽桥13座、排洪能力不足桥梁4座,整治三类桥梁护栏隐患35座,逐年消除二类桥梁护栏隐患144座。二是着力消除道路安全风险。抢抓我省实施干线公路设施抗灾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机遇,用好自然灾害公路承灾体普查成果,对可能上升为安全隐患的风险点,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销号机制,采取工程措施从根本上进行整治,减增量、降存量、防变量。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突出抓好桥梁隧道、长大陡坡、临河临崖、过村镇路段、平交道口、地质灾害、危化品运输通道、消防设施等重点部位隐患的闭环清零管理,综合运用实地巡查、视频监控、质量检测等手段进行全覆盖、零容忍的集中排查和及时处治,不断提升干线公路本质安全水平。三是着力加强施工路段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方案,规范有序布设施工区域和机械设备材料,安排专人负责现场观测和交通指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作业,施工路段安全通行。
      路径之三:对标建设平台开放要求,打造更有颜值的“美丽公路”。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交旅融合协调发展,以打造“陕南最美公路”为高点目标,聚力打造穿山过江路景交融的国道316线、211线、541线“千里最美沿江路”、连接巍巍秦岭雄壮巴山的“秦巴1号风景道”,探索打造独具安康特色的“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以优美通行环境、优质服务助力安康开放发展平台建设。一是加大路域环境治理力度。以大力实施千名公路人共建千里文明路“双千工程”为载体,持续开展“千里文明路·共创文明城”主题创建,落实市局领导联段靠前抓、机关科室联班重点抓、县段干部联路全员抓“三联机制”和全路联动创、全员参与创、全程争优创“三全机制”,持续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治理、交通渠化管理、路宅分离实施、公路标志标线完善、非公路标志牌与平交道口整治、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着力实现路面干净、路侧有序、路域和谐的公路通行环境。二是深入推进交旅融合发展。树立“旅游+公路”“公路+旅游”路旅融合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加快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制定印发《安康干线公路系统落实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清单》,合力打造“秦巴1号风景道”精品线路,争取建设安康—瀛湖—南宫山—八仙镇—天书峡—龙头村—平利—安康“巴山画廊”小环线和安康—瀛湖—南宫山—八仙镇—天书峡—镇坪—龙头村—平利—安康“巴山画廊”大环线;积极谋划推进“最美沿江公路”建设,逐步实现东起白河,西至石泉7个县区、28个镇办和瀛湖等20余个重要旅游景区道路二级化全线贯通,形成安康市域“沿江路+环湖路+放射线+联络线”的普通干线公路网格体系,打通游山玩水、快进慢出悠闲旅游的连接线和微循环,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服务区布设规划密度和落地建设力度,24小时全天候对外开放28个公路停车区、服务区,推进老年人、残疾人无障碍通道、母婴关爱室、停车区、充电桩、加水、公共卫生间等便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利用沿线自然生态风貌和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因地制宜打造景观节点、露营基地、观景平台、公路驿站,努力实现由“交通线”向“旅游线”“风景线”的华丽嬗变。
      路径之四:对标深化开放招商要求,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公路”。结合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着力提升依法治路、依法管路和行业法治化管理水平,以行业治理体系提能增智带动和促进营商环境改善提升,擦亮“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招牌。一是提高规范执法水平。积极落实路政执法“派驻制”,以“管得好、管得住、管得及时”和有利于路政管理、路产保护为原则,建立起新体制下路政执法与路产保护、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的联动运行机制,推进养护路政一体融合发展。深入开展文明路建设,推进路政执法十佳路政标兵、路政管理和谐路段、优秀案卷评选评比活动,加大路域环境整治力度,配合做好涉路施工许可方案事前审查把关和事中事后监管,常态长效推进“123”路警联勤联动机制。综合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手段和依法查处、严厉打击的执法手段,有效整治违法占用利用公路等行为。推进“互联网+公路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方便企业与群众办理涉路审批,确保利企便民服务环境持续优化。二是健全治超长效机制。完善公路部门与公安交警、交通综合执法的联动协作机制,推动落实“一超四罚”和“黑名单”制度,提升协同共治水平。完善固定检测站功能,加大非现场治超执法站点建设和合理化布局,发挥路政执法队伍流动治超作用,精准打击绕道躲避检测、冲站闯卡等违法超限运输行为。推动超限超载治理由路面执法为主向源头治理为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有效遏制超限运输反弹现象,确保路桥运行安全。三是增强依法治理效能。进一步充实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购买法律服务与自身力量相补充的法治工作力量,坚持开展常态化法治宣传教育、各类合同合法性前置审查、精细化办理涉路案件,对外抓依法护路和依法维权,对内抓依法管理和制度建设,切实增强规避法律风险、维护行业权益的能力。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探索适应新时代“法治公路”建设的内在规律,进一步推动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要求贯穿到公路养管建各方面、全过程。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涉路司法纠纷、涉路涉法信访、工程招投标、行业内部管理等工作,不断强化全行业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着力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干线公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