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擎起“蚕桑”产业化龙头

    作者:杨雁斌 程达斌 王洪宝 时间:2009-03-04 08:49 来源:石泉县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这里是“金蚕之乡、鬼谷故里、栲胶之父、山清水秀”美誉之城,这里也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困山区——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的石泉县曾经面临着发展的两难选择。
      多元化选择曾让这座山城一直处于全省107个县区经济后列的尴尬局面。如今,奋力实施“一县一业”战略的石泉人终于探索并寻求了一条蚕桑产业突破发展和传统产业现代化改造之路,尝到了扬长避短带来的“后发”甜头。
      “桑蚕产业是陕南安康的传统农业产业,石泉要想化劣势为优势,必须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一县一业’战略,只有擎起‘蚕桑’主导产业化龙头,才能真正夯实富民基础。”县委书记邹顺生如是说。

    “一县一业”的发展战略

    池河镇大阳村六组梁国敏就是“一县一业”战略的直接受益者。45岁的梁国敏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家中6口人,有劳动力四个。从70年代开始,就尝试沿袭当地传统兴桑养蚕。
      如今,梁国敏走上了现代蚕桑产业发展之路,建有密植桑园70亩,流转他人桑园38亩,2007年新建简易蚕室130余平方米,养蚕五批次62张,收入达5万余元,全家人均养蚕收入8330余元。2008年贷款3万元新建简易蚕室138平面米,并积极加入本村蚕桑合作社,年养蚕达102张,收入达7万元,发展桑枝食用菌1.5万袋,收入3万元,成为全市闻名的养蚕大户。
      梁国敏的成功来源于石泉县对于自身发展的深刻认识。基于过去发展中存在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端,该县分析了国家“东桑西移”必将带来“东绸西移”的有利机遇,确立建立优质茧丝基地的长远目标。
      思路带来活路。为了切实抓好桑蚕产业的升级发展,该县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探索出一条突破发展和传统产业现代改造之路。按照推进“四个转变”即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由整县推进向分区指导转变、由千家万户向强村大户转变、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提高“四率”即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产品优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四化”目标即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经营集约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市场体系产业化的整体战略思路大力发展桑蚕产业。

    “西北第一”的池河速度

    梁国敏所在的池河镇兴桑养蚕历史悠久,西汉时代“鎏金蚕”于1985年在该镇谭家湾村出土。目前,池河镇在安康市40个蚕桑生产重点乡镇排名第一,其年养蚕产茧总量、人均产茧收入、张种亩桑产茧量及产业化程度位居西北第一。
      池河镇是贯彻落实“一县一业”抓蚕桑总体部署最迅速、也是获益最大的乡镇之一。他们按照县上制定的池河现代蚕桑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具体要求,注重产业基础建设、土地流转和强村大户的培育及科技服务的转化,着重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和培植蚕桑龙头企业,示范区科技含量、养蚕总量双提升,实现了桑蚕产业大发展。大阳、五爱两个集约化试验和示范村年养蚕均超过3000张,成为全县养蚕总量最多、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最高的村。
      目前,全镇现有密植桑园10340亩,有缫丝龙头企业1个,蚕桑副产品开发企业2户,是国家蚕桑标准化示范基地中心区。2008年全镇养蚕发种达9批次共16000余张,其中小蚕共育4000余张,养蚕户占农业户数的75%,蚕桑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龙头牵动的“后发”效应

    现在翻开石泉县蚕桑局养蚕大户名册,池河镇的陆龙志、赖真彩,饶峰镇的李祖军、黄朝富,两河镇的陈孝兰,银龙乡的柯有玲、谭伟,迎丰镇的余佑坤,中坝乡的何国财等年养蚕100张种左右的“养蚕状元”的档案耳熟能详。
      强村大户作示范,带动全县蚕桑大发展。该县坚持以强村大户和龙头企业为抓手,推进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将转变蚕桑发展方式的重心放在强村大户建设上。去年,全县培育年养蚕500张种以上的强村69个,年养蚕10张种以上的大户1000余户,流转桑园5100余亩,开展桑园洋芋、红薯、豆类等套种面积3万余亩,发展桑枝食用菌600万袋,在整个蚕桑产业处于低迷的情况下,养蚕量比上年增长15%达到9.03万张,创历史新高,产鲜茧316万公斤,蚕农实现蚕桑综合收入1.4亿元。
      此外,该县在原有缫丝工业的基础上,仅去年就招商引进茧丝加工企业5户、投资1.6亿元新上一批蚕桑产品深加工项目,拉动蚕桑工业企业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蚕桑产业链条越拉越长,全县呈现出集育苗、建园、制种、养蚕、收烘、缫丝及丝产品深加工、副产品多元开发为一体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新格局。
      桑蚕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让“后位跃进”的石泉发展速度惊人:在成功实现进位23位,居于2007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第三位的基础上,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攀升。
      今天,“一县一业”的科学发展思路已经让石泉人在“后发”效应中露出了笑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