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积极组织对汉水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推陈出新、传承弘扬,有力推进了“文化兴县”战略的实施步伐。
旬阳地处汉江中上游,汉水流经境内84公里。千百年来,汉江儿女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的汉水文化。他们根据汉江流域原生态汉江号子经过艺术加工创编完成的大型歌舞“喊起号子闯险滩”,不仅唱红旬阳城乡,而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开幕式演出,并在全市及全省文艺调演中分别荣获一等奖。组织编排展现汉水文化特色的大型歌舞“吉祥安康”,亮相第八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根据汉江流域流传的民歌精心编排的歌舞《兰草花》,在旬阳大地广为传唱,并参加安康市精神文明创建文艺展演荣获最佳表演奖。与此同时,举办了旬阳民舞暨“汉水游女”创编研讨会,启动了地标性歌舞“汉水游女”的创编工作。
旬阳县城位于汉江北岸,其三面环水,一面傍山,形成天然太极城,构成汉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成立了太极城文化研究会,聘请有关易学、文化专家深入研究太极城文化,先后举办了两届太极城文化研讨会。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完成了太极城风貌保护规划,举办了的太极城保护与建设高峰论坛。聘请西安环艺雕塑院编制了太极城文化景点建设规划及城市雕塑规划。联合中国散文网邀请20多位散文家来旬采风写作。在旬阳宣传网、《太极城》杂志开办“我心目中的太极城”征文。全面启动了总投资近亿元的太极城森林公园建设工程。该县试图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和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弘扬汉水文化,打造“中华太极城”品牌。
文艺创作队伍的崛起为弘扬汉水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他们逐步建立健全了文联组织机构,不断加强各文艺协会组织建设,形成了11个文艺协会600多人的会员队伍,涌现出百余人的骨干创作群体,出版文学专著50多部,成为安康文坛上的生力军。仅去年以来,全县文艺作者创作发表文艺作品500件以上,获得各级奖励近百件。同时,该县还组织编辑了《旬阳民间故事集》等8部具有旬阳地方特色的文化丛书
旬阳还对全县田野进行了详细普查登记,公布了6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投入30多万元对旬阳文庙及博物馆再次进行维修,广泛征集文物五百余件,目前馆藏各种文物近3000件。支持开办了陕南第一家民营“民俗博物馆”。举办了旬阳民间剪纸艺术培训班。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普查保护等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