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坪县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保持整体先进性的重点工作来抓,该县各行各业的众多优秀积极分子如同万涓细流,满怀激情地汇聚到党员队伍这条澎湃的大河之中。2007年,镇坪县共发展党员156名,其中农村党员79人,占党员发展数的50.6%,35岁以下党员135名,占党员发展数的86.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05名,占党员发展数的67.3%,女党员46名,占党员发展总数的29.5%。
该县把党员发展工作纳入全县党建工作整体,相继下发专门文件,将各基层党组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党员发展工作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并确定各单位党组书记为发展党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党群工作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组织干事和党(总)支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各基层党委依据党员发展规划制订年度发展计划,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使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党员发展中各级党组织积极加强正面宣传,突出思想教育,引导优秀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在农村,结合“三项培养”等活动的开展,按照思想解放、敢闯敢干、奉公守法的标准,积极吸引以经济型人才为重点的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引导、培养他们成为致富能人和发展能手,,并将条件成熟的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在学校,立足“早启发、早选苗、早培养”,通过业余党校“上党课”、党内生活教育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入党热情,培养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城市社区,结合“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的开展,创新载体,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截止2007年底,全县有入党意愿的人数达到1205人。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使党员发展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为此,该县把发展青年、妇女、基层一线的优秀分子作为发展工作重点。在农村,优先发展政治素质好,具有一技之长和“双带”本领的村干部、致富能手等优秀青年入党;在企业,优先发展投身企业改革、在重要艰苦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生产和技术骨干入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优先发展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入党……。在2007年新发展的156名党员中,青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基层一线的党员比重分别达到86.5%、67.3%和80%。全县党员数量实现了均衡增长,党员队伍结构日趋合理。
为使党员队伍这条泱泱大河始终清澈纯净,该县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特别突出“上、下、前、后”四大“关闸”,层层过滤,全方位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上”即民主监督上位。实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度,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接收预备党员前、预备党员转正前都实行公示,强化了群众监督。“下”即工作重心下移。强化乡镇组织员和党支部书记业务培训,坚持定期明察暗访,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责任感和业务能力。“前”即入党教育前置,坚持将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贯穿于吸引新党员的全过程,尤其对部分预备党员认为已经“入了党”而降低标准、放松要求的现象,加大教育力度,确保新发展党员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后”即责任追究后随。坚持施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办法》,发现问题,从严处理,几年来该县没有出现一例因违反程序而引发的上访事件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