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阳县委、县政府依托当地农业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围绕产业生态化、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的“六化”建设思路,做强农村主导产业,已发展生猪养殖76万头,建成高标准烤烟、蚕桑基地各10万亩,狮头柑、魔芋、黄姜分别达到5万亩基地,全县农民实现产业增收在200元以上。
科学规划选准“一村一品”发展的切入点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规划建设原则,对示范村和推进村实行县乡两级同步规划。按照“高山林特粮、中山烟和姜、川道畜和桑、柑果沿汉江”的产业布局,紧紧围绕“一个一、二个十、三个五”的产业基地建设目标,即建成一+百万头生猪,十万亩烟、桑以及五万亩狮头柑、魔芋和黄姜基地。今年确定136个村作为全县“一村一品”建设重点村,将棕溪镇王院等15个有一定产业规模、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作为全县首批“一村一品”建设示范村,吕槽等59个村规划为推进村,为全县层递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政策驱动构建起“一村一品”发展的支撑点
该县及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做好“一村一品”工程建设的通知》和《旬阳县“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标准及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示范村建设有目标、有标准。对示范村在科技推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土地流转、资金扶持实行“五优先”;对各类产销大户技术培训、产业用地、兴办企业、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税收减免、建设用林采伐等采取“七项优惠”政策。一年来,共发放烟、桑、畜、果等产业贷款8000余万元,财政贴息100余万元。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并将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优先扶持“一村一品”建设示范村,计划、林业、农业、水利、扶贫等涉农部门农业重点建设项目尽量向示范村倾斜,重点改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促进产业规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已落实各项捆绑资金1000余万元,保证了“一村一品”建设资金的投入。
抓点示范主攻“一村一品”建设的突破点
该县以强村大户为抓手,大力实施领导干部抓点示范、结对帮扶活动。县委书记马贇今年曾先后两次到段家河镇李家庄村主持召开“一村一品”现场会,县长邹俊杰多次深入金寨乡郭家湾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帮助解决其圈舍占地、资金等困难,据统计,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今年共抓点105个,抓点面积3.5万亩,联大户1360户,有力推进了“一村一品”产业基地的规模发展。目前已培育万亩烤烟基地乡镇2个,千亩以上烤烟大村32个;正大模式为主养殖小区、养猪万头以上大村43个;千亩狮头柑、千亩香橼、千亩樱桃等特色果品示范村22个,千亩密植桑园、年发种1000张以上的蚕桑大村31个。
奖惩考核增添了 “一村一品”发展的推进点
把“一村一品”发展列入县对乡镇村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实行一项产业一套实施方案和一个考核办法,把抓“一村一品”发展与干部职务升降、提拔使用、工资奖惩相挂勾。各乡镇与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干部年度考核、评优树模与发展“一村一品”建设相挂勾;对达到“一村一品”标准的村给予重奖,对验收命名的村每村奖励现金1万元,对抓“一村一品”发展有功人员也给予1000元奖励,棕溪、关口、金寨等乡镇对产业大户除奖励现金外,还奖给大户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奖品,进一步激发了村、组、户建设“一村一品”的积极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