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利县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文明新风吹遍了希望的田野,全县人民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平利县按照“全民创、共同建,严标准、重效益”的要求,把“五大创建”与生态立县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行“四个转变”,注重搞好“四个结合”,进一步完善“四大档案”,探索了一条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以机关带基层、以基层促机关的齐抓共管新路子。县城以创建省级卫生城为目标,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进行综合整治。今年以来,共清理陈旧户外宣传标语及广告牌160余处,拆除占道经营、乱搭滥建建筑1800多平方米,清除河道障碍及垃圾400余吨。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发动城镇居民在房前屋后植树种草,在阳台摆放花木,大力营造“城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生态景观。本着“保证质量、控制数量、深化管理、提高水平”的原则,对全县文明单位进行优胜劣汰,严把入口关,推进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2007年共有51个单位积极申请创建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涌现出信用联社、国税局、八仙镇等一批创建先进典型。
为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县文明委组织各级各类文明单位与新农村重点村结成对子,在资金技术、科技教育、政策引导等方面给予指导扶持。各乡镇在抓好创建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抓好1-2个文明示范村建设,通过以点带面,提高村镇整体建设水平。同时,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解决环境脏乱差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文明村镇建设的重点,建成了一批具有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的文明村镇。以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为目标,深入开展了“双文明户、科技示范户、产业示范户”的评比创建活动,让群众在这些身边典型的带动下致富思源,做爱集体守法纪的模范;富而思进,做推科技调结构的带头人;富而思美,做倡新风建小康的先行者。
精神文明创建,不仅使平利城乡面貌发生了喜人变化,而且催生了平利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50元。平利,正在向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目标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