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安康要闻 >正文内容

紫阳桔子红了

作者:李春芳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紫阳信息网 【字体:

“汉江两岸山连山,金山银山万宝山”。初冬时节,巴山深处的瀛湖库区,又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紫阳的桔子红了。

紫阳地处山区,沟壑纵横,自从安康火石岩水电站建成蓄水后,把县境内的汉江、任河装得满满的,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将昔日的沟沟坎坎半遮半掩,一半是绿水,一半是青山。沿湖四周有九个柑桔基地乡镇,大约3万多亩桔园都分布于此。每年初东时节,一块块桔园绿里吐红,繁星点点,成熟了的桔子金灿灿、红艳艳,在汉水两岸,在绿叶丛中各展风采。
  紫阳的柑桔生产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在该县农业产业中处于重要地位。早在明、清时就有“一船桔子下安康,两船粮食回紫阳”的说法,足可见当时紫阳桔子的经济价值。尤其是紫阳金钱桔“以个小皮薄子少甘甜”的独特优势而深受朝野官宦的青睐,故此紫阳金钱桔名传四方。前几年,许多专家来紫阳考察,认为金钱桔是非常独特稀有的品种,按其生产条件和自身生长要求,只有紫阳才出金钱桔,而金钱桔又只有生长在紫阳才叫金钱桔。因为汉江两岸日照时间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湿润,土壤酸性适中。
  解放以后,紫阳柑桔产业几起几落,1955年全且柑桔产量达40万公斤,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襄渝铁路建设,大部分桔园被毁,产量下降到5万公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紫阳柑桔得到恢复性的发展,1988年库区蓄水后,全县开展大种柑桔运动,这一年栽植温州蜜桔1.5万亩。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来自江浙一带的投资商看中了金钱桔产业,采用枮木嫁接方法,在紫阳建了四处苗圃基地,对金钱桔进行改造更新,两年时间育苗5000多万株。县委、县政府巧借退耕还林之良机,新发展金钱桔1.2万亩,同时在汉王镇、金川乡一带发展近万亩传统品种——皱皮柑,柑桔总面积一跃上升5.5万亩,现在常年挂果的桔园3万多亩。这个时期是紫阳柑桔真正成为产业的重要发展时期。桔子好吃树难栽,据技术人员介绍,发展柑桔每亩需要投入2200元,近几年的发展,是县委、县政府集中了库区移民开发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和农民的大部分投入才得以达到现在的规模。
  为了推动柑桔产业的发展,县上成立了林果园艺站专门管理柑桔生产,每年进行技术培训,组织病虫害防治,传授田间管理,采摘运输技术。为了做大柑桔产业各乡镇也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加强组织管理力度。汉王镇年产柑桔50多万公斤,开始由几户农民发起,成立柑桔生产协会,到现在协会已发展80多户农民参加。协会主要任务是做好产前产后的服务工作,尤其在销售上起了关键性作用,该镇的皱皮柑远销西安、安康等城市,销售方式是论个不论斤,今年平均每个卖到1.2元。
  柑桔是紫阳低山农民的传统产业,加上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使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有120多户柑桔大户种植面积都在5亩以上,有的户已把种植柑桔作为增收的主要来源。城关镇双台村农民朱付军有6亩桔园,今年只有一半树挂果,收入5000多元,汉王镇农民梁泽红栽植了70多棵皱皮柑,最大的桔树一棵结桔子达300多公斤,每年卖上万元。一棵桔树就是一份希望,一块桔园就是一份工作,城关镇农民邝启明他父亲是林特干部出身,退休时给三个儿子各备一份工作,老二老三在城里开店经营电器产品,为老大邝启明栽植了5亩桔园,作为给他安排的工作,每年收入七八千元。桔树总是给农民带来无限希望,城关镇双坪村农民王世厚也是柑桔大户,他说:“发展柑桔很有意思,自己亲自栽树,看着树儿长大,看着它开花,看着果实一天天长大变红,当红橙橙的桔子挂满树枝时,心里总是乐滋滋的,一天要去看它好几次”。
  今年紫阳的柑桔市场异常火爆,据农民说今年是“黑年”,桔树到了间歇期,只有一半的树挂果,全县总产量在1500吨左右,所有柑桔价格比上年增长30%以上。现在全年有70%的桔子挂在树上,为了便于储藏保鲜,农民采取边卖边摘的方式延长保鲜期。汉王镇书记李光福介绍说:他们镇上虽然还有30多万斤桔子还挂在树上,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名花有主”了,前不久100多起客商蜂拥而至纷纷订购了农户树上的桔子。不少买主一树树的买,自己上树采摘,自己运输,以保持新鲜质量。
  初冬的紫阳青山碧水桔子红,不管是坐车,还是乘船,只要沿汉江走一走,随时随地都可以饱览风景如画、春华秋实的桔园风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lipeng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