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适应计划生育工作新常态,石泉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创新举措,推动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
强化综合治理促转型。县委、县政府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三个一”领导机制,落实“党政线、部门线、业务线”的三线考核工作机制,实行计生工作县镇村组四级包联制度,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稳增长机制,2016年计生工作经费达403.2万元,夯实公安、民政、卫生计生、社会保障、教育、统计等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多部门联合的落实全面两孩政策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专项督查、专项奖惩,每年坚持开展专项督查4次,每年结合年度考核结果拿出18.2万元,评选5个先进镇、5个先进部门、2个创新镇、11名村级计生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强化管理改革促转型。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在全省率先制作了《母子健康手册》。建成“十证合一”人口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对现有的妇幼保健、预防接种、计生服务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了孕检、孕产妇健康管理、生育登记、儿童预防接种、再生育审批、妇女健康检查等十项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信息共享,全面构建“互联网+婚育服务一证通”服务模式,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赢得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在安康市进行了推广应用。全面落实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和再生育审批制度,采取现场申请和网上申请方式,精简申报材料,推行限时办结,提高办事效率。
强化资源整合促转型。依据省市要求,于2015年在安康市率先完成了县、镇卫生计生服务资源整合,组建了县、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及时划转了人员和设备,实施“机构建设优、服务水平优”“双优站”建设,推进卫生计生服务深度融合,提高卫生计生服务管理水平,实现计生服务工作的有效衔接。2016年,该县实施孕检2158人,第五轮母亲健康检查13750名(总任务18862名,2017年完成),孕检、健康检查覆盖率分别达96.08%、72.9%。深化再生育全程优质服务,服务监测落实率达100%。严格实名登记制度和终止妊娠手术审批制度,出生信息登记及时率、准确率达98%,医疗机构施行终止妊娠查验率100%。
强化政策落实促转型。加强中、省、市计生家庭新旧奖励政策衔接解释工作,奖扶对象达2043人,年发放奖励扶助资金357万元;在脱贫攻坚中,优先对农村计生贫困家庭实施“三个六”精准脱贫,统筹相关政策资金520余万元,发放贴息贷款72万元,扶持387户贫困计生家庭和100户贫困计生女孩家庭发展产业;建立完善115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档案,落实了“一对一、多对一”包联帮扶机制,将42名失独家庭纳入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5名纳入农村低保范畴,提供心理咨询46人次,为66户计生特殊家庭成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为175名提高免费健康体检,为每户计生特殊家庭提供家政及生活照料等免费服务2次以上;为5户计生困难家庭发放一次性特别救助资金1.7万元。
强化优质服务促转型。以“五优镇”、“三优单位”为载体,以实施党政统筹综合保障工程、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工程、服务管理改革完善工程、综合服务惠民利民工程、基层基础规范提升工程“五大工程”为重点,继2005年在安康市率先实现“国优县”目标后,率先在安康市实现“新国优”创建目标的县区之一。同时,按照阵地、队伍、资料三规范,领导保障、经费投入、目标考核三完善,宣传倡导、优质服务、便民服务三深化的“三个三”模式全面推进计划生育精细化管理服务,切实稳定镇村计生干部队伍,各镇明确1名副科级领导主抓卫生计生工作,落实2-5名专职工作人员,选聘村(社区)计生专干161人、流动人口协管员21名、中心户长1018名,年发放兑现村专干、中心户长报酬62万元,后柳镇、饶峰镇创建为省级、市级精细化管理示范镇,11个村(社区)创建为群众自治示范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