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719776475-GK-2022-0543 发布日期 2022-03-23 09:51
来源 石泉
内容概述 石泉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分享: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3月20日在石泉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石泉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梁 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及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我们紧扣“三新”目标和“三高”任务,统筹疫情防控、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抓“六保”促“六稳”,在实干中较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6%,非公经济占比达64.3%,实现了“十四五”稳健开局。
  一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出台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成立高质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集中力量抓项目扩投资,投资已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引擎。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向上争取资金21.14亿元,策划储备项目84个、转化落地17个,完成投资122.7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51个,自嗨锅一期、康达电子等99个项目投产投用,中池花海、县城供水工程等40个项目加快推进,石泉湾旅游康养、红花北片区开发及棚改一期、硅基新材料等139个项目开工建设,高质量追赶超越的基石更加牢靠。
  二是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突出旅游康养、富硒食品、蚕桑产业、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中药材“六大产业链”,设置“链长”,组建专班,全链条推动产业发展。旅游康养入选全市千亿级产业集群,雁山瀑布和明星桑海分别创建为4A景区、3A景区,秦巴老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后柳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鎏金铜蚕文旅活动成功举办,获评全国康养百强县。省级经开区集聚效应加速显现,新增标准化厂房5万㎡、投资过千万企业6户,工业用电量增长63.1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富硒食品、蚕桑丝绸、装备制造产值增长13%、10.65%、6.3%,电子线束产业茁壮成长,富硒食品产业园入选首批省级特色专业园区。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加强,蚕桑、畜禽、蔬菜、魔芋等产业稳定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长5.9%;富硒产业建设有序推进,5个农产品企业标准发布实施,8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
  三是发展活力持续增强。133项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81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行政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企业水电气“四优一减”做法在全省推广,全年净增“五上”企业6户、市场主体1495户,奥邦重工上榜陕西上市企业后备名单。武汉理工大学石泉科技成果交流中心建成投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落户石泉,石泉县入围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经开区入选省级科技经济融合试点区,奥邦重工、柏盛魔芋、正兴黄花菜获评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年新引进项目80个、到位资金124.67亿元。
  四是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出台秦岭生态环保《实施方案》,完成规划分区界限划定,实施营林造林9.15万亩,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4天、优天数较上年增加32天。率先在全省推行“四长治河”机制,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拆除小水电3个,汉江水质保持国家II类标准,荣获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变好”格次,获得中省转移支付资金激励。统筹城乡发展,向阳路西段、大桥路等6条道路改造完成,红花南片区棚改三期基本竣工,10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工。G541后柳集镇过境线、S527路线及隧道工程加快推进,池河金蚕大道建成投用,石宁高速控制性工程如期贯通,绿巨人动车在石泉设站,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有效,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五是民生福祉更加殷实。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狠抓监测预警帮扶,实施产业振兴“五十百千万”工程,强化教育、健康和兜底保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坚持就业优先促进增收,实现转移就业4.5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311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1%、10.8%。协调推进教育体育事业,“双减”工作经验做法在《教育督导》刊发,获评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我县运动员在东京残奥会、全国残运会和十四运会上获得佳绩。快速处置2起涉疫物品流入事件,及时隔离管控6名密接者,全面完成西安分流人员集中隔离任务,新冠疫苗接种率达92.5%,“1+3”融合推进健康细胞示范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建成县文化馆国家一级馆,石泉跻身全省首批影视拍摄取景地,金蚕小镇入围省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科学应对30年来最严重汛情,统筹防灾减灾与灾后重建工作,常态化排查化解重大风险,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2021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为本届政府划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实现了综合实力大跃升、创新发展大跨越、民生福祉大改善。
  五年来,我们坚持务实重干,奋勇争先,追赶超越成效彰显。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93.8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四年保持百亿投资强度,“五上”企业达216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财政总收入实现了质的飞跃,税收占比由2017年的57.36%增长至90.36%。锚定“市前茅省一流”目标,奋力争先创优,县域经济监测排名进位至全省第22位,荣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先后获得中省表彰65项,承办中省现场会14次,23项创新工作被中省推广,脱贫攻坚成效四次获得省考“好”格次、市对县年度目标考核三次获得“优秀”,石泉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旅游带动,绿色崛起,产业发展质效双增。突出以旅游为龙头,一业带多业,多业相融合,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7年的9:65:26调整至11.8:48.4:39.8,在一产稳增、二产优化的同时,三产占比增长13.8个百分点。累计建成4A景区5个、3A景区5个、国家和省级旅游名镇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1个,夺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成功创建为全市首个省级经开区,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电子线束3个特色专业园区初具雏形,富硒食品入列陕西重点产业链、安康千亿级产业集群,经开区总产值突破160亿元、综合考评位居全省第十,工业集中区连续三年省考“优秀”。特色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新增省市级农业园区30个、龙头企业20个、产业化联合体7个、家庭农场26个,“石泉蚕丝”“石泉黄花菜”等名优特色产品叫响全国。
  五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三大攻坚战扎实有效。聚焦脱贫攻坚最大政治任务,尽锐出战,合力攻坚,投入资金15.59亿元,完成基础设施项目2496个,培育产业经营主体1600余个,创造了减贫74个贫困村、14051户38427人的骄人成绩,困扰石泉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一去不复返。创新建立环境保护“六大机制”及督查巡查机制,统筹打好“三大保卫战”,森林覆盖率提高至75.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创下年356天的最优水平;建成污水处理厂12个、污水处理站24座、区域性垃圾填埋场4个,实现了城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垃圾处理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严厉打击电信诈骗、非法集资活动,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行为,财政金融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五年来,我们坚持一体推进,补短强弱,城乡面貌绽焕新颜。完成江南、东延、杨柳3个片区开发,“一江两岸三大组团”的格局基本形成,县城骨架拉大1.5倍;池河国家重点镇、省级示范镇建设提速,熨斗获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城镇体系更加靓丽。建成阳安铁路复线和5座跨汉江大桥,改造提升国道3条,获评全市唯一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完成3个防洪工程及红花沟泵站建设,建成县城第二水厂和江南水厂,实施农村饮水工程673个,改造农村电网793.67公里,新建通信基站95个,城乡设施更加完善。创建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新增省级以上卫生镇8个、省级“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小区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37个,新建搬迁安置点117个,城乡颜值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普惠共享,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实施民生实事项目49个,完成民生投入85.83亿元,财政绩效管理获得国务院和省政府表彰。直面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保持了“零输入、零疑似、零感染”重大战果。始终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全力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乡居民收入达30708元、12837元。实施教育“三五三”战略,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县域医共体建设获批进入国家试点。代表安康接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成绩优异,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8.3%。成功处置“11.1”粗苯泄漏事故,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各类弱势群体应保尽保,全国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培训会在石泉召开。
  五年来,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勤勉尽责,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4项、委托下放8项,2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苏陕协作、校地合作和中省单位包联深化拓展,与6所高校、4家“500强”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关系,成立市级专家工作站5个,研发新产品46个,推广新技术19项,创新工艺7项,实现了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多链融合。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四个意识”更加牢固,“两个维护”更加坚决。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393件。持续加强廉政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政风、行风和干部作风不断改进。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形势跌宕起伏、工作难中求成、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有效监督、县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本届政府开拓创新、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同舟、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以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所有关心、支持石泉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质效不高仍是我县最大的基本县情,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量小、人均GDP较低,加快发展仍是当前最大的任务;财政自给能力低,增收空间有限,刚性支出大,“三保”难度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许多想办的事没有办成;营商环境仍不够优,少数干部思想保守、作风不够扎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石泉对外形象。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我们坚信,有县委的坚强领导,有县人大的监督和县政协的支持,有奋发进取的石泉人民,我们一定能排除万难、克难奋进,在新征程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及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石泉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关键五年。今后五年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形象好、社会安发展目标和“35553”总体思路,聚焦“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主题,聚力“三县”定位、“三宜”石泉,突出“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宜居宜业宜游新石泉,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奋斗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县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美丽城乡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城乡融合更加紧密,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聚焦创新驱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追赶超越的第一动力,围绕“六大产业链”,建立“链长+专班+政策包+督查考核”长效机制,统筹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配套及品牌培育等工作。突出以产业链招商、集群招商、平台招商为主攻方向,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力促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富硒食品和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达100亿元、50亿元以上,蚕桑产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电子线束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建成中药材基地5个、新创立1-2个中药知名品牌。坚持以管理创新提质效,围绕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目标,突出“强权、扩能、放活”重点,理顺经开区管理体制,完善经开区投资开发公司法人治理机构,深化“金石”两地经开区共建,构建“一区四园”发展格局,打造承载发展、壮大产业的优质平台。加快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科创平台作用,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在石泉孵化、转化、产业化,推动产业发展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二)聚焦协调融合,着力推动城镇体系建设。秉持“山水共生、人文互动、城乡融合”理念,多规合一编制“十四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构建“一核、四板块、多点”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围绕打造山水人文县城,加快老县城城市更新步伐,完善城市路网、给排水设施,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培育发展江南新区品质商业、高端商务、特色商圈和夜间经济,全力保障太阳岛开发,高标准规划建设杨柳生态新区,着力拉大县城骨架,提升品质品味。坚持错位发展、彰显特色,集中力量推动城关、池河、后柳“三镇一体”发展,抓好熨斗古镇、喜河水韵江南、中池生态田园、两河原乡生活等4个特色小镇建设,支持饶峰、两河、迎丰、云雾山、曾溪5个集镇社区扩容提质。深化“三完善、三支撑、三保障”机制,打造“文明小区·幸福家园”搬迁后扶品牌。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与严格依法管理相结合,推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城镇智能感知“一张网”。
  (三)聚焦绿色低碳,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聚焦秦巴、汉江主战场,深化完善河长制、林长制、矿长制,打造秦巴生态环保最佳区域。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常态化开展“五乱”问题整治,巩固提升小水电整治成果,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完成造林绿化21.5万亩。加快实施池河、汶水河等流域综合治理,严格执行汉江禁渔退捕刚性约束,统筹石泉、喜河水电站库区水源地保护和治理,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关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探索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和国家储备林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争创“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四)聚焦开放引领,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动力。围绕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大力度地走出去、引进来,主动承接长三角、大湾区产业转移,着力引入优势企业,深入实施“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引进”“名校英才入石”计划,完善人才落户、住房医疗、子女入学、创新创业等政策,确保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深化与常州金坛、河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及中省包联单位合作,力求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精心办好鎏金铜蚕文化、鬼谷子文化系列活动,提升石泉对外开放影响力。加快构建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积极推进公路、铁路多式联运,着力畅通“大动脉”、打通“微循环”,全面优化开放合作的基础条件。
  (五)聚焦共享均等,着力保障改善社会民生。抢抓5年过渡期政策,接续改善脱贫群众生活。强化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和权益保障,推动转移就业,鼓励县内就业,促进持续增收。突出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统筹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深化教育“双减”工作,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抓好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让群众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深化文化惠民工程,繁荣文艺创作,推出更多精品,丰富群众生活,争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广“养育未来”工程,强化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抓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筑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大力度统筹发展与安全,让城市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生活更安心。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今天的石泉正站在新起点、迎来新机遇。只要全县上下抢抓机遇不放松,真抓实干不懈怠,我们既定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石泉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22年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
  (一)突出稳字当头,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坚持项目、产业、平台一起抓,聚力打好项目支撑、产业带动、园区承载“组合拳”,扎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狠抓项目强支撑。充分发挥项目在稳增长、扩投资、强基础中的关键性作用,务实推进“深化产业项目建设年”,重点抓好46个市级重点项目,带动全年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突出“六大产业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社会民生、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和工业投资、技改项目等短板弱项,持续加强项目储备,做实做细项目前期,确保项目建设接替有序。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向上争取资金鼓励激励机制,两眼向上抓争取,两脚向外跑项目,力争全年争取各类资金20亿元以上;坚持扩增量、优存量两手抓,强化土地收储和“腾笼换鸟”,突出抓好用地审批报批,努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瓶颈。落实项目建设包抓责任制,坚持每月开工、全周期服务,强化统筹调度和考核奖惩,力促9个续建项目投产投用、131个新建项目全部开竣工、20个重大前期项目尽快落地,争取抽水蓄能、国家储备林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狠抓旅游促升级。加快制定旅游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立“管委会+投资公司”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统筹资源开发和管理运营,强化与省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力促在景区建设、运营管理、营销引流、品牌培育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抓好云雾山5A景区、明星桑海4A景区创建工作,全力保障石泉湾旅游康养、池河金蚕小镇、汉水云溪、本草溪谷等项目建设,确保中池花海“五一”开园。强化“旅游+”“+旅游”理念,抓好杨柳城市休闲度假区、城关镇草池湾和后柳镇黄村坝田园综合体、曾溪联盟幸福山居项目建设,推动汉江宿集、隐居乡里、莫干山民宿集群落地实施,打造精品项目,丰富旅游业态。抢抓后疫情时代和石宁高速通车机遇,策划旅游精品线路,强化旅游宣传推介,着力打造“秦巴山水·石泉十美”旅游品牌和“秦巴山水·石泉食美”美食品牌。
  狠抓平台强工业。突出经开区主战场主阵地,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配套体系建设,做实经开区污水处理、古堰园区拓展区一期项目前期,推进池河园区西区基础设施、人才公寓等项目,建成古堰半岛综合服务中心,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坚持以富硒食品、蚕桑产业、电子线束、装备制造业为重点,支持菜字头、正兴黄花菜、柏盛魔芋、天成丝业、康达电子、奥邦重工等企业提质增效,加快实施自嗨锅二期、高科创新电子、AI智能产品及年产15万吨光伏材料、年产20万件高锰集装箱加固件等项目,力促富硒食品冷链物流、全盈达电视棒技改、汽车零部件制造数字化应用、中央厨房设备等项目投产,努力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积极推动同类型、上下游和配套企业向经开区聚集,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引进投资过千万工业企业5户。强化统筹调度和监测预警,推动工业经济稳健运行。
  (二)突出有效衔接,高标准推动乡村振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抓好乡村建设“六大提升工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始终把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及帮扶作为重中之重,发挥“四支队伍”作用,借助大数据平台,狠抓日常排查、重点排查、集中排查,对存在返贫风险的及时精准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统筹产业就业帮扶,强化住房安全保障,加强饮水工程管护,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严格落实健康和兜底保障政策,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确保过渡期政策全面落地生效。统筹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省单位、常州金坛等帮扶力量,深入实施“百企兴百村”活动,推动项目、资金、政策向“三类对象”倾斜,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抓好农业保险提标、增品、扩面工作,强化野猪危害防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确保农田必须是“良田”,稳定粮食产量6.5万吨。突出抓好蚕桑、畜禽、蔬菜、魔芋、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力促养蚕发种7万张、生猪出栏15.46万头,新发展订单蔬菜5000亩、魔芋8000亩、中药材10000亩。推进“五十百千万”工程,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农业产业园2个、“两品一标”认证2个、20个以上集体经济强村。加快培育“石泉食美”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打造“石泉食美”小碗菜餐饮连锁,实施“百城千店”计划,构建专业化营销体系和“龙头企业+社区工厂(食材工坊)+种植基地”生产体系,不断壮大富硒产业规模。建成农产品大数据运营中心、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供销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农业产业配套,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往村覆盖、向户延伸,实施饮水安全提升工程70处、电网改造35.6公里、通村路生命防护工程217公里、通组路17.5公里,新增通信基站40个,完善镇村物流快递收发点106个,6月底前全面完成水毁设施修复。突出“净、绿、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抓实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高标准推进中池省级镇域垃圾治理试点工作。扎实开展“五美乡村”创建活动,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努力打造G210、G541过境线两条“五美乡村”示范带,培育美丽乡村33个,支持池河、后柳、云雾山3个镇和明星、五爱、胜利等13个村率先取得突破,培育市级示范镇1个,力促池河、熨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通过评估验收,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推动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构建“龙头企业+社区工厂(乡村工坊)+合作社+能人大户+千家万户”生产组织体系,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佣”“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保障农户在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分享收益。推进村集体经济壮大提升工程,促进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双赢”。加强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挥“832平台”“扶贫空间”等平台作用,抓实抓好产销对接,不断强化消费帮扶,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实现以销售促生产、带基地、保增收。聚焦电子线束、毛绒玩具和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壮大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引导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三)突出建管并重,高水平建设生态城镇。树牢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强化规划管控,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城镇建设和精细管理,聚力打造景城一体的生态城镇。
  完善设施强配套。加快实施兴堰至太阳公路、S527隧道及引线工程,开工建设G210县城至桦柳树梁、迎丰至双河口公路,做实古银三级公路项目前期,确保石宁高速8月份建成通车,争创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推进县城供水工程,启动青山沟蓄水饮水项目,建成县城建筑垃圾填埋场。抓好110KV长安坝变电站迁改,完成太阳岛杆线迁改。推动天然气管网向重点镇、大型搬迁安置点延伸,启动江南片区供气项目,完成池河镇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
  加快更新提品质。统筹老县城、江南、太阳岛和杨柳片区建设,完成滨江大道、秦巴大道2个市政项目,抓好老街社区9条街巷和滑坡治理,改造提升珍珠、红花、北辰3个广场,提速推进红花南片区、汉水悦府综合体、金江商业综合楼、杨柳高品质住房及红花北棚改等项目,建成泉岛轩商业综合体、世纪红花大酒店,完成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让旧小区焕发“新容颜”。完善江南新区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江南新区商贸综合体等项目。抓好太阳岛莲花古渡湿地公园修复提升项目,推进石泉湾拆迁安置小区项目一期。启动杨柳防护区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推进杨柳生态新区建设。加大智能停车场、新能源充电桩、5G基站布局和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城镇品味。
  精细管理优环境。坚持以精细管理提升城镇品质,严格规划管控和刚性约束,从严查处违法用地、未批先建、私搭乱建等行为,依法规范城乡建设秩序。推动城镇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强化“门前四包”责任落实,狠抓街区环境、市容市貌、卫生保洁、交通秩序和划行归市管理,下茬整治城乡结合部及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加快推进城镇垃圾分类管理。强化小区物业管理考核,推进物业服务标准化,着力解决住宅小区停车、电动车充电等群众反映突出的实际问题。巩固提升城市创建成果,确保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通过复审。
  (四)突出标本兼治,高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内涵,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厚植美丽石泉绿色底版。
  狠抓污染防治攻坚。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抓好扬尘管控、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放、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扎实开展秋冬季铁腕治霾,力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巩固拓展河湖“清四乱”成果,推动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规范运行,加快污水处理和水环境PPP项目实施,强化“散乱污”企业源头管控,全力保障水质安全。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狠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投产投用,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持续抓好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强化“网络化+网格化”监管,加大联合执法、卫片执法力度,始终保持严惩重处的高压态势。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秦岭“五乱”问题整治成果,实施营林造林7.3万亩,强化生态空间资源监管、松材线虫病防控,防范打击野生动物违法犯罪,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控矿产资源开发,推进采石类矿山减量提能,抓好3个省市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加强小水电日常监管,加快恢复流域生态功能,完成池河流域水环境、汉江支流迎丰段、汶水河本草溪谷段及富水河长岭至茨林段治理。扎实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抓紧摸清县内生态产品底数,抓实做好森林碳汇交易前期工作,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打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五)突出积能蓄势,高效能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开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不断激发高质量追赶超越动力源泉。
  深化改革创新。统筹各领域改革任务,抓好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完成发投集团组建工作,提升经开区投资开发公司和交投公司运营水平,增强市场化投融资能力。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农业“特色产业贷”政策落地,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推出一批微改革,完成天然气价格调控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深化经开区科技经济融合试点,发挥武汉理工大学石泉科技成果交流中心、池河省级农业科技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等平台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营造一流环境。加快实施“证照分离”,健全完善行政许可事项下放清单,优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流程,拓展“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事项覆盖面,严格执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告知承诺等制度,压缩审批时限,提升服务效能。深化企业帮扶“六个一”机制,推行县长营商环境“三本账”制度,建立企业“办不成事”快速响应机制,打造营商环境石泉品牌。发挥应急纾困基金“撬动”作用,努力缓解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坚持物流企业引育、联运补贴扶持、物资集疏运相结合,多渠道解决物流成本高时效慢问题。强化政企联动,加大企业招工稳岗力度,统筹解决企业原料供应、用电用气等难题,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力促新增市场主体1490户以上,净增“五上”企业5户以上。
  扩大开放水平。把招商引资作为追赶超越最强抓手和第一要事,坚持审慎承诺、刚性兑现,完善招商引资决策机制及扶持奖励政策。坚持县级领导带头“上门叩商”,突出“六大产业链”重点,每季度赴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开展招商推介和线索对接。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石泉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力促全年到位资金108亿元以上。强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建成县级专家智库,公开招聘一批紧缺型人才,支持企业柔性引进高端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落实支持外贸出口奖励等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万元。
  (六)突出普惠共享,高品质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为石泉人民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
  强化就业社保。突出重点稳就业,鼓励创业促就业,统筹推进脱贫户、搬迁户稳岗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帮扶,城镇困难职工、残疾人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等工作,全面落实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促全年350人成功创业,实现转移就业4.5万人、县内就业1.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200人。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保覆盖面,规范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社会救助、住房租赁补贴等工作,强化农村“三留守”、困境儿童等群体关爱帮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完成饶峰、中池及县中心敬老院改造,力促城关镇向阳、长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投用。抓好双拥共建、优抚安置工作,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
  强化公共服务。突出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供给水平。加快推进石泉中学、县幼儿园及喜河九年制初中部迁建项目,完成城关四小校建项目,全面实施“四名”工程,抓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精准落实教育“双减”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巩固拓展健康石泉建设成果,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成县中医院迁建,建成中医康养医院,确保县医院住院综合楼及传染病救治项目投用,抓好“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和无假日门诊”,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统筹文艺创作、文化惠民和群体事业,抓好鎏金铜蚕文化、鬼谷子文化、汉水文化保护和利用。
  强化风险管控。精准科学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有序推进疫苗接种,筑牢生命健康防线。突出以书记民情“三本账”为统揽,强化初信初访办理和信访积案化解,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机制。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力促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获得命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雪亮工程”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化“破小案暖民心”行动和“全民反诈”活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石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专项整治,强化道路交通、建筑工程、城镇燃气、老旧建筑等领域安全监管,全面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严格控制政府隐性债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我们将始终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自觉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一)坚持依法行政。始终把法治思维、法治理念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完善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法制度,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法定程序,确保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健全依法行政督查、考核、评议和投诉举报、责任追究机制,严防执法监管“宽松软”问题。建立政府与人大、政协联席会议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强化担当作为。始终胸怀“责任在我、发展靠我”的境界,以政府系统“抓实干、重实绩、强实效”十条措施的有效落实,凝聚全县人民力量,变规划为行动,化蓝图为现实。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自觉跳出“封闭思维”,坚决摒弃“路径依赖”,敢于冲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抓落实。牢树“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时间观念和“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意识,大力推行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三单”管理,严格落实跟踪督办、预警催办、现场交办,对政府作出的每项决策、部署的每项任务厘清责任边界,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闭环管理,做到有安排、有时限、有落实、有结果、有反馈。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深化完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点产业领导包抓制度,以上率下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三)牢记为民初心。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用心用情倾全力解决好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办好书记民情“三本账”,用好县长信箱、政府网站留言平台,及时倾听民意,回应社会关切。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集中力量推进年度民生实事,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健全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动各级干部“身入”群众、“心到”基层,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恪守廉政底线。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压紧夯实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党员干部法纪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监管,把好源头预防关。全面实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市县实施细则,重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和作风顽疾,不断涵养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风雨多经志弥坚,征程万里再向前!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推动石泉高质量追赶超越迈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