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党建信息 > 正文内容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作者: 时间:2015-12-15 08:44 来源: 字号: 打印

      1935年1月,红二十五军刚到陕南立足,蒋介石便急调第四十一军一一五旅两个团和第四十四师一三O旅三个团开入陕南,配合陕军一二六旅、陕警第二旅、警卫团等部,发起了第一次“围剿”。红二十五军依靠刚刚开辟的郧(西)旬(阳)镇(安)山(阳)四县边界根据地,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先经蔡玉窑、文公岭两次战斗,重创陕军一二六旅,又经石塔寺伏击战,毙、伤旅长张飞生以下200余人,俘400余人。与此同时,红二十五军完成了鄂豫陕根据地的开辟,成立了鄂豫陕边区及两个县、13个区、40多个乡、300多个村苏维埃政权,红军主力扩大到3700余人,组织地方游击武装2000余人。此后,红二十五军又经过奔袭紫荆关、袁家沟伏击,北出终南山等战役,粉碎了敌人对鄂豫陕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而且直逼西安,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西北的老巢。这一个接着一个的重大胜利,极大的震惊了国民党官兵,加之红二十五军在战斗中认真执行优待俘虏的政策,发布并广泛宣传《告国民党士兵书》,从而使一部分积极主张抗日救国的爱国青年官兵逐步认识到国民党的腐败无能,进一步增加了杨虎城部队对红军的认识。红二十五军的重大影响和他们的抗日救国的热情相碰击,终于使张子新、王展等在1935年冬率先举起义旗,带一排人起义。接着,何振亚率一连之众再度起义。几次起义的武装汇合成陕南游击纵队。他们在秦巴山区的宁陕、汉阴、石泉、安康、紫阳、镇安、柞水等县的广大山区进行活动,并学着红军的样子,模仿红军的作法,书写红军标语,开始了打土豪、分田地、救济贫苦农民的游击活动,得到贫苦农民的拥护,队伍发展到500余人,编为5个中队。1936年5月,中共西北特支(隶属中共上海中央局)决定,要争取把这支武装掌握在党的手中,遂派杨江、杜瑜华和沈敏到陕南何振亚部工作。6月初,杨江等人到达东镇,何振亚、徐海山等表示接受党的领导。从此,这支部队成为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军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杨雯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