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党建信息 > 正文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安康地区组织

    作者: 时间:2015-08-17 11:26 来源: 字号: 打印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安康地区组织,是中共陕西省委在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中,于1938年3月领导建立的。以安康县为中心,扩大到旬阳、石泉、岚皋、宁陕、汉阴、平利、白河、紫阳等县。
      1938年2月,中共陕西省委派王力(刘湘卿)到安康工作。王力随国民党陕西省警备第一旅到安康,领导该旅中共组织的工作,并以发行报刊为掩护,在兴安师范学校(今安康师范学校)学生中开展建党活动。3月,首先发展刘文彬、李开藩、刘华等同志入党,建立了中共兴安师范学校支部,王力任书记。后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党员发展到50多名。经省委批准,6月中旬成立了中共陕西省东南工作委员会,王力任书记,刘文彬任宣传委员,刘华任组织委员,李开藩任秘书。
      1938年7月初,省委调刘文彬、李开藩到省委干训班学习。王力和刘华到安康县恒口和汉阴县蒲溪一带发展党员,建立了恒口支部。并派程波涛到平利、旬阳、白河等县,建立了旬阳县党支部。10月底,王力到汉阴工作,被叛徒出卖,险遭逮捕,遂返回省委。陕东南工委停止活动。
      1938年12月初,省委决定建立中共安康地委,由刘文彬任书记,李开藩、刘华为委员。12月上旬,刘文彬、李开藩在返安途中,先后建立了中共宁陕县四亩地支部、中共石泉县工作委员会、中共安康县委。
      1939年2月,刘华、刘文彬在岚皋县佐龙李开藩家,召开第一次地委会议。会后先后建立了中共旬阳县工作委员会,中共岚皋县工作委员会以及安康中学支部。截至1939年底,地委下辖一个县委、三个县工委、一个直属党支部。宁陕、汉阴、紫阳、平利、白河县都有党员活动。
      1940年2月初,刘文彬、刘华到佐龙李开藩家,召开第二次地委会议,传达省委扩大会议精神。并将地委机关设在紫阳县芭蕉口。刘文彬等共产党员在芭蕉口小学执教,以教师职业作掩护,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发展党的组织。5月13日,国民党当局派人到芭蕉小学抓人,制造芭蕉口事件,刘文彬、刘华离安返回省委。7月,省委撤销安康地委。
      安康地区党的组织建立后,积极开展工作,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发展抗日武装,大力开展统战工作,为党培训和输送了一大批干部,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教育和鼓舞了安康人民。
      安康地委机关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安康、旬阳、石泉等县共产党员,仍坚持地下斗争,直到全区解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杨雯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