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滨 > 正文内容

    汉滨: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善刚 王立平 时间:2014-08-06 08:38 来源:汉滨区 字号: 打印

      汉滨区紧紧围绕“一抓三建一统揽”工作思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移民搬迁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和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抓手,以加快推进城镇化为主线,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全力推进搬迁安置和社区建设。
      上半年,全区移民搬迁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2013年度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任务,启动实施2014年度移民搬迁项目建设。2013年度,市政府下达我区移民搬迁任务3500户、13300人。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集中安置社区(点)54个,安置3500户、13860人(部分镇办超额完成部分已结转至2014年度),集中安置率100%。2014年度,市政府下达我区搬迁任务4000户、15200人。按照100%集中安置、70%以上楼房化安置的目标,全区启动建设安置社区38个(续建25个、新建13个),为年底安置房主体全部竣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结合全区实际,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工作措施,强力推进移民搬迁。创新工作理念,盯紧城镇化目标。始终围绕“三个集中”抓搬迁,以城市化理念改造农村,用市民化理念转化农民,打破地域界限,组织群众向社区、向集镇、向城市集中,努力做到搬迁人口集中安置;紧紧围绕人口转移,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经营,产业重新布局、规模发展,实施安置社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经济林果园“三区一园”共建,努力做到配套产业集中发展;坚持建管并重,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推动工作方式方法转变,探索农村新型社区管理的机制,努力做到服务管理集中跟进。强化规划引领,实施网格化管理。同步完善城镇、社区、移民搬迁和产业布局规划,出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推动社区布点、产业布局与人口转移有机融合。坚持集中为主,推动规模化安置。启动建设安置300户以上的大中型社区31个、千户以上大社区8个,在城区周边启动县河红升、新城办东坝等万人大社区,接纳跨镇办和跨区域搬迁;建成安置100户以上的社区70个,建成了七堰、晏坝、松坝、大河、茨沟等一批示范社区。修订完善跨区域搬迁安置优惠政策、特困户交钥匙和危居贫困户搬迁扶持政策,已搬迁灾害威胁户3312户,危居贫困户1160户,2013年统筹建设“交钥匙工程”安置房580套,确保特困户也能圆搬迁梦。
      完善工作机制,做到集约化推动。区委、区政府将移民搬迁作为全区五大重点工作之一,充实了搬迁办人员,在镇办整合国土、规划、扶贫机构职能,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实行区级领导包联,区直部门包抓,区本级已整合项目、筹集资金1.85亿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批示范社区。认真落实政策,突出规范化推进。对社区建设管理的原则、方法、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制定并下发了社区建设、搬迁对象审定、项目管理等五个工作标准,形成工作流程图,编印了《汉滨区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手册》下发到各级工作人员手中,逐步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坚持建管并重,实现精细化管理。面对移民搬迁后农村工作格局的变化,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镇办干部沉下身子到社区,解决搬迁群众子女就学、就业扶持,衔接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等保障措施的落实,确保搬迁群众利益不受损。对社区绿化、环卫、安全等公共服务,组建或招标物业管理公司,实施物业化管理。通过建章立制、宣传教育、文明创建、文体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搬迁群众的教育引导,促其融入城镇社区生活,逐步从农民向居民、市民转变。
      下半年,汉滨区将围绕省、市搬迁办关于项目进度的要求,在完善项目资料的基础上,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集中安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年底前达到安置房全部主体竣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