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生机勃发的白河工业

    ----白河县走工业强县之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作者:王琛 时间:2014-08-01 09:36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多年在外打工的白河籍农民雷应礼,节后再次与老乡踏上南下的列车。与往常不同,这回离家,让他分外兴奋不已:“这次回家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现在家乡的工厂企业变多了,就业机会也更多了,不仅能挣钱,还能照顾到家人。这次厂里还派我们出去培训三个月免费学习新技术,真的像做梦一样!”
      正如雷应礼所说,白河县城、城郊,抑或是在各镇,处处可见塔吊林立、厂房拔地而起。一批立足白河发展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要求,致力于构筑节能、低碳、环保和高端化、精细化、高新化产业结构的新项目,正在白河这片热土上全速推进,成为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后劲。
      据几组数据显示:2013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21.58亿元,增长2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增长30.5%,增速排名全市第一;2014年元至6月,全县已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1491万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46亿元,增长25.4%,增加值12.3亿元,增长26%,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户。
      近年来,白河县按照“强基础、兴工业、壮产业、惠民生”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坚持龙头引领、产业支撑、园区承载,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发展升级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新型、低碳环保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调整思路 加快科学发展
      白河县是典型的土石山区旱作农业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白河工业主要是一些小作坊式的手工企业,至本世纪初发展为以农副产品粗加工为主体的小型企业。
      近年来,随着“十天”高速的建成通车,白河已融入古城西安-武汉“半日经济圈”和车城十堰“半小时经济圈”,“秦头楚尾”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为了既缓解用地紧缺矛盾,又实现工业超常发展,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调研和广泛论证,深思熟虑后及时调整了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思路,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见成效的阶段工作要求,委托专业机构对原《红石河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进行了优化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以汽车装配制造业为龙头,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基础,以医药化工建材业为支撑,以矿产开采开发业为辅助的县域工业体系,倾力培育汽车装配、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白河木瓜等四大主导产业,并将循环经济作为重要内容写进规划,以其达到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发展之目的。
      去年9月,市委、市政府着眼统筹市域协调发展,作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的战略部署,为了解决平地资源紧缺、环境资源受限、后续发展空间狭小的问题,该县抢抓全市试点县的机遇,按照“先行先试、特事特办、力争突破”的原则,派出考察组分赴湖北省襄阳市余家湖保康工业园、宜昌市猇亭区兴山工业园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率先启动实施了“飞地经济”的各项工作。截至目前,飞地园区规划编修已完成,土地征迁扎实推进,已引进项目5个,签约资金6亿元,其中安远鞋业公司年产600万双运动鞋项目已于5月26日正式投产运营,为上规模企业进入中心城市开辟了便捷通道和加快发展的新空间。
    转变观念  狠抓工作落实
      随着该县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以大办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一大批工业项目先后落户白河,建设用地的需求与保护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切实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思想意识,创新发展模式,严格按照强化园区承载、企业支撑和创业引领,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两年来,先后投资2个多亿削平四座山,截改四条河,累计移动土石方400余万方,人造近千亩工业用地。在企业用地、用电、用人上不断转变观念,推出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一厅式”办公等措施,提供比外地和周边地区更为优惠的条件,适时出台了《招商引资十条优惠政策》和《全民创业实施办法》,吸引客商来白投资建厂办企业。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引进的项目简化办事程序,减免县本级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并成立专门援建机构,实行全天候服务。同时,还投资近1个亿先后完成了园区内110千伏和汽车装备区35千伏专电设施,并对园区道路、河堤、桥梁、给排水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为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落户园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实现汽车装配制造业在白河的“龙头”地位,县委、县政府又明确提出把十堰作为白河招商的首选地,把本县在十堰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作为首选对象。用真情,以超常规的优惠政策吸引在十堰、北京、河南等地的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俊达汽车有限公司、神达汽车制造公司、天尔秀服装公司、紫熙农产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老总都是返乡创业的成功代表。近两年,该县招商引资项目212个,引进资金54.55亿元,解决群众就业1万余人。
    综合治理  优化投资环境
      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该县实行一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企业或重点项目,30个重要部门帮扶30户规模企业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及时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将部门包抓企业纳入重点督办内容,每个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督查,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确保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从重审批、重收费、重局部的传统做法中解放出来,做好监督、服务、全局的文章,通过全民招商、审批“瘦身”、提供保姆式服务、对企业发展“零干扰”等环节抓起,要求每一位干部都成为干事创业、促进发展的“先锋”。仅2013年共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46件次。同时,制定出台了《涉企检查备案管理办法》,加大了对干扰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违法行为的整治,促成了俊达汽车、庆华化工、永宏化工、金龙水泥等重点企业达产达效,帮助部分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医药化工、汽车制造、新型建材、木瓜饮品等支柱产业保持有序增长态势。今年截至目前,共查处重点企业和建设项目干扰案件6起。
      日益改善的发展环境,使白河迅速成为吸引资本的沃土。据了解,今年全县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90个,其中新建项目34个,续建项目56个。截止6月底,已开工建设74个,完成投资17.18亿元。同时,今年确定在该县实施的市级重点项目5个,计划投资5.45亿元,已完成投资2.45亿元,占计划的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