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减少贫困人口18.73万人,完成避灾扶贫搬迁安置5.3万户20.2万人。仅去年一年,全市争取中省专项扶贫投入达26.7亿元,整合各类投入50亿元以上,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优秀、位列经济部门第三,双创年度考核优秀、新农村帮建工作优秀……这些喜人的成绩正是市扶贫局转作风、促发展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市扶贫局坚持将干部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开展了“转作风、接地气、抓项目、促发展”的系列转变作风主题活动,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强化教育,形成了“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聚合了正能量,有力地促进了职能工作开展,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
以制度固化作风
转作风,制度是保证。为切实将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市扶贫局建立和完善了系列制度。建立了局务会议制度,凡属全局性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安排都要通过局务会研究讨论决定,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制定出台了限时办结制、考勤制,以及来信来访的首问负责制,提升干部工作效率和工作执行力;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将科室承担的业务工作、中心工作、党风廉政、信访维稳及宣传等工作纳入科室及干部年度考核,实行奖优罚劣;推行科室重点工作季报制,由各科室负责人每季度末汇报本季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季度重点工作安排,做到月有侧重、季有安排,将作风固化为切实可行的制度,不断提高执行力。
以作风促进项目建设
项目是实现扶贫帮困的重要载体。市扶贫局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在项目建设中转变作风,以好的作风促进项目建设。抢抓国家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积极编制了《安康市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使4大类57个重点项目列入了中、省规划盘子等规划,为项目争取奠定了基础。通过积极跑部进厅,去年争取省级扶贫试点3个,国家级扶贫试点5个,当年累计争取专项扶贫投入26.7亿元,拉动投入近5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脱贫攻坚和区域发展步伐。在工作推进上,强化工作责任,制定了《市扶贫局领导挂联县区科室包抓重点项目的实施办法》,将年度重点项目建设与平时下乡督查相结合,减少公务成本,同步推进项目建设。同时,推行了资金直通车管理办法及搬迁工作《十个严禁》等纪律规定,强化扶贫资金高压线意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不断提升扶贫效益。
以作风聚合“正能量”
内因决定外因。除加强外部制度建设外,市扶贫局强化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干部内在动力,激发个人的“正能量”,聚合机关集体“战斗力”,实现了“被动干”到“主动干”,改变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懒政思想,调动了机关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坚持将学习与工作同步推进,局中心组至少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机关干部坚持每周集中学习一次,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提升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结合“三联共建”、“三问三解”等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有为才有位理念,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年轻干部培养。目前,市扶贫局正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36岁,第一学历全日制国民教育本科的80后科长2名,优化了干部队伍,形成了良好的干事氛围。在去年底“两报告一评议”中,市扶贫局干部选拔任用和惩治用人不正之风两项测评中,满意率均为100%,在市直部门排名第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