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秦巴花园——汉阴荣获陕西省绿化模范县巡礼

    作者:黄晓刚 时间:2005-12-19 10:15 来源:汉阴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陕南汉阴,山雄水奇,茂林修竹,桃红柳绿,宛如秦巴世外花园。汉阴县委、县政府结合党员先进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全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这步棋深得民心。近日,汉阴被陕西省绿化委员会授予“陕西省绿化模范县”;县林业局被陕西省秦东护林联防委员会授予“护林防火先进单位”。

    举起林政之剑


    林政执法是林业工作的热点、焦点、难点,不搞好廉政建设就搞不好林政执法工作。县林业局以廉政促林政,举起林政之剑,全力保护山川秀美绿色成果,成效显著。
    2005年,县林业局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林政执法,保护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县林业局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站、展板、文件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林政和廉政法规,发放、张贴宣传资料26600余份,在中省市县有关主流报刊网站发表文章100余篇;对农民自用材和烧材实行采伐限额管理,对木材经营加工厂点依法监督,对62株古树名木挂牌保护;查办林政案件40余起,处罚50余人;严控有关业主驯养野生动物,积极配合“春雷行动”,严打非法捕猎、运输、出售、驯养、食用野生动物行为,严密监测防控禽鸟疫病。新发展动保协会会员100名;清理规范征占用林地2起1.1公顷;对退耕还林地11047公顷进行了登记、审核、公示、确权、发证,共发放《林权证》12349本;完成了湿地调查工作;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严格执法,文明办案,积极查处各类毁林案件,严厉处罚违法犯罪嫌疑人。
    2005年去冬以来,天干物燥,给汉阴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县林业局一班人知难而进,开展封山禁火,依靠广大干群,同心协力,认真执行森防法规,坚持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原则,加大森防工作力度,全县没有发生较大林火案件。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五一”节来临之前,在电视台播放了《防火通告》6次60余天。全县共发放、张贴森防资料22720份,刷写标语839条;县委书记徐铁军、县长邵向农、副县长朱宏伟等县级领导多次亲自调研、部署森防工作,副指挥、局长刘定东等局领导多次主持召开森防专题会议,部署森防工作,并与同志们一起经常深入乡镇(场)林区一线督查森防工作;对林火“扑早、扑小、扑了”,实行科学扑火;严肃查处林火灾肇事者;落实了巡山护林制度,制定了详细的护林员工作职责,调整了县和乡镇(场)森防指挥机构20个,组建了半专业化、半军事化的汉阴县森林消防大队,并举行了首届森林消防演练现场会。村级民兵护林消防队有81个1042人;森防值班枯燥乏味且责任重大。森防值班员放弃节假日、放弃8小时以外休息时间,克服家庭困难,坚持每天电话、传真、电台值班,保障火情信息畅通;县林业局职工全部自购手机、自交话费,解决森防通讯联络问题。


    盛开园林之花


    汉阴美景曾有唐朝诗人孟浩然游汉阴时赋诗为证:“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为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汉阴县高标准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最佳人居生态家园。
    近年来,汉阴投资600万元开发建设县城龙岗园林公园67公顷,完成了退耕绿化和登山天梯工程。2005年,省林业厅领导参观后称赞说:汉阴龙岗园林是陕南绿化标准最高、面积最大、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好的退耕还林点。金秋时节,步入“陕南县城第一街”——汉阴北城街,一排排整齐的桂花树枝繁叶茂,盛开的桂花香飘数十里,令人心醉。凤凰广场绿草如茵,有花岗石凳,有秀树名木,有凉亭……;广场设计很合理。大理石或瓷砖路面,曲折迂回,峰回路转,音乐喷泉居中,秀树、花草、奇石点缀广场周围。河堤路上,杨柳飘动;南大桥下,湖波荡漾。汉阴城区各单位和各居民小区绿化覆盖率达30%。
    汉阴在对天然林实行禁伐之后,加强保护力度,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建设中的省级大木坝森林公园,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正在申报国家级。汉阴县多种渠道投资数百万元,建设起初具生态旅游接待规模的凤凰山庄、百果山庄、普陀山庄、花果村、省级擂鼓台森林公园、两合崖景区、水围寨景区、龙寨沟奇石景区、铁瓦殿景区等,开展吃、住、游、娱一条龙服务,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喜迎生态之春


    近年来,汉阴县抢抓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在该县实施的历史良机,将“山川秀美”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要务,喜迎林业建设的春天,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健康发展。
    2003年,汉阴县恢复乡镇林业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招录了67名有大中专学历的林业干部,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国林业站建设合格县。2005年,恢复了县林果站、县蚕桑站干部使用全额事业编制;2002年国家批准将汉阴县列入退耕还林工程县之一。县林业局组建了退耕还林办公室,编印《退耕还林工作手册》450册,发到乡镇。开展退耕廉政监察,对林木种苗实行统一采购、检疫、调配管理。“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2713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6993公顷、荒山造林5720公顷),完成投资5721.5万元(其中兑现给退耕户4768万元、种苗费投资953.5万元);天然林保护工程自实施以来,公益林建设完成895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33公顷、封山育林933公顷、飞播造林6487公顷),完成投资1776万元。全县设立了天然林管护站19个,聘请专(兼)职护林员223人,签定天然林管护合同书168份,培训护林员223人,全体护林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管护森林46613公顷;年均义务植树178万株;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多倍体良桑基地和果桑基地;汉阴研制生产的陕南名茶“天宝贡茗”,被省政府举办的茶叶推介展示会评为地方名优产品,并成为省茶协推荐饮品;2005年预计,茶叶产量252吨,水果产量10587吨,制造蚕种5万余张,养蚕50553张,产茧2136吨。现在,全县有林地达6964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7.6%,林业行业年总产值达9000余万元。
    汉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勤奋务实,通过科学绿化与保护生态并重,创造了秦巴靓丽花园。展望未来,勤劳的汉阴人民充满新的希望和信心。汉阴干群将深入学习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严格执行《森林法》,勤奋务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继续绿化美化汉阴城乡,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让秦巴生态花园香飘陕西内外,争取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wang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