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在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中,推行“1+X”岗位锻炼模式,采取以履行村支书或村主任助理本职岗位为主,合理选派到信访、双创、计生、招商等岗位进行多岗锻炼为辅的方式,促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的好、流的动。
搭建平台展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选派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参与竞选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也可以交流到其他村(社区)任职。各镇党委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专业和岗位实际,合理安排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到双创、信访维稳、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园区及城镇建设等具体工作岗位上,进行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群众工作能力拓展锻炼。县委组织部每年根据县信访、双创、招商、计生等部门的需求,并积极与县内规模以上企业沟通衔接,统一选派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到县上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锻炼,引导他们当好“十大员”,即政策法规宣传员、群众事务代办员、村民创业示范员、党建活动组织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环境卫生监督员、致富信息传播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远程教育管理员、中心工作推动员,全面提高大学生村官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其尽快成长。
严格管理促提升。大学生村官多岗锻炼,除担任村(社区)“两委”职务外,时间为3-6个月。锻炼期间与任职村工作脱钩,在村所任职务、档案、津补贴不变,锻炼期满后回原所在的任职村工作。要求锻炼单位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确保大学生村官能够安心工作。大学生村官在多岗锻炼期间,坚持做到“三个一”,即记好一本工作笔记、完成一篇以上调研报告或工作体会文章、提出一条以上可操作的合理化建议。锻炼期满后,县委组织部会同锻炼单位对大学生村官锻炼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鉴定,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续聘、奖惩、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通过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文化水平高、操作能力强、信息沟通快、工作激情高的优势,帮助他们有效提升“七种”能力,即政策解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发展经济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实现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蹲得住、服务群众干得好、履职尽责形象佳”的目标,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宗旨意识强、工作水平高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提供坚强保障。
拓宽渠道畅出路。坚持“全方位培养、多渠道流动”的原则,采取鼓励大学生村官留村任职、推荐报考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选拔、扶持自主创业、引荐进非公企业工作、推荐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进行继续学习深造等多种方式,促进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激发了他们的干事热情。2011年以来,白河县在两次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共拿出19个名额从大学生村官中进行定向招录。截至目前,全县先后接收大学生村官4批共63人,已有6名考取公务员、23名考入事业单位、1名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2名考入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在村“两委”换届中,有11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 班子,其中2人分别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同时,加大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育力度,现已有2名大学生村官被提拔到镇副科级领导岗位,预计年内将采取公开选拔方式,还要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1至2名镇党政副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