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绿色安康 > 正文内容

    生命不能等候,健康不能等候

    创新思路解决中心城区“住院难”问题

    作者:市医改办 市卫生局 时间:2012-07-20 09:53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面对群众来信,郭市长强调:生命不能等候,健康不能等候
      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群众来信引起了安康市政府郭青市长的高度重视。信中反映了中心城区床位紧张,患者为了住院,在数家医院奔波而未能得到解决。群众无小事。郭市长放下了手中的其他要件,立即前往市中心医院、中医院、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调研。在市卫生局召开的座谈会上,郭市长动容地说:“生命不能等候,健康不能等候。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切实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工作要求,问需于民、为民解忧、解困。”并现场拍板,由市财政承担今年城区各医疗机构通过调整压缩、搬迁行政后勤科室、外租办公、实习学员住宿场所等措施新增床位而产生的费用。

      明确工作思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实地调研后,市政府迅速把解决中心城区“住院难”列入要重点解决的新“三难”问题(住院难、行车难、上学难),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工作来抓。4月10日,郭青市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中心城区“住院难”问题。会上明确提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工作思路和直接增加供给、加大内部挖潜的10条近期工作措施,以及深化新医改、建立长效机制的10条远期措施。2012年5月1日前新增病床400张,8月底前安康中心城区新增病床位1000张,2013年再想方设法增加1000张床位,并通过科学调配使用现有医疗资源,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尽快缓解群众住院困难。

      增加有效供给,新增病床422张
      市长专题会后,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一是张全明副市长带领有关部门同志现场办公,为市直医院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市中心医院借用1栋4层楼闲置房产,新增用房近2000平方米。二是市卫生局制定了《解决中心城区“住院难”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要求、落实了责任人。三是各医院立足为患者服务,克服困难,挖掘潜力,增设床位,市中心医院投资500万元启动市三院住院医疗服务,同时设立“护工服务中心”将各科护工间改造成病房;市中医院投资50余万元,租赁50余套居民房统一安置实习生和单身职工,腾出宿舍楼改造为病房;市人民医院将职工宿舍、干部病房、医生值班室直接改造为病房;市妇幼保健院领导带头租用居民房办公,腾出行政用房改造成病房。截止5月1日前,上述措施共新增病床422张。与此同时,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医技大楼建设进度加快,有望8月底投入使用并新增床位1000张。

      多措并举,便民惠民
      一是以城区8家医院为基础,挂靠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设立“住院服务特需电话”,统一指挥、调度、协调中心城区住院事宜,截止6月30日,己协调调度床位、解决患者住院66人次。二是强化内涵质量管理,千方百计缩短平均住院日。经过积极努力,市中心医院、中医院、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平均住院床日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0.6天、1天、0.3天和0.5天,加快了床位周转。三是全面实行无假日门诊、无假日医院工作,大力推行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心城区各医院均开展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挂号服务,分流患者、错峰服务,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四是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积极为患者提供规范、优质的诊疗服务。

      深化改革,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继续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使每个县都至少有一所二甲水平县级公立医院。二是积极实施县医院儿科、PACS、远程会诊、信息化等建设项目,组织54人参加卫生支农骨干医师培训,派出学员80人参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三是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召开了全市大会,出台了财政补偿、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政策,全新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正在形成。岚皋、紫阳、宁陕等县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进。四是城市各大医院结合“三问三解”活动,强化与县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积极落实首诊在基层、双向转诊,缓解中心城区医院工作压力。市中心医院在镇坪、紫阳县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解决地段医院实际问题;市中医院、人民医院分别前往白河、旬阳开展帮扶,以增强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仵思桐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