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晚放映《建党伟业》,我早早地就来了,每次看这些红色电影都让我心潮澎湃,特别感动,她让我对中国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地了解。”7月28日晚,在金州广场看完建党90周年献礼大片《建党伟业》后,安康中学初中部的胡老师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看红色电影,从《闪闪的红星》到《平原游击队》,从潘冬子到李向阳,红色光影让他重温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激情燃烧的岁月,“现在回过头再来看这些红色电影,特别有亲切感,感觉又有不少新的收获。”
入夏以来,从金州广场到岚皋小河口广场,从水西门广场到平利女娲广场……,每当放映机架起,就有人上前询问放什么片子,高挂的大银幕前聚集了数以千计的观众,他们有的自带椅子,有的席地而坐,有的站着观看,大家都被红色经典影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太感动了!什么时候看红色电影都让人激动,每个故事都那么真实、那么震撼人心。”家住市区东大街的王大爷看完红色电影开心地说。
高兴的又岂止是王大爷,自红色电影公映活动在全市10个县区开展近三个月以来,全市200多名数字电影放映员披星戴月,翻山越岭,把6000多场红色电影送到农民的家门口,观影人数近100万人次,仅安康中心城区就已放映红色电影100余场。乡村的夜晚又传来了欢声笑语……
这是一个温馨的镜头。7月20日晚,远在大山深处的汉滨区早阳乡纸坊村,年近60的村民陈开银没有象往常一样吃完晚饭“洗洗睡”,而是坐在热闹的人群中和老少爷儿们一起看红色电影:“乡村人户少,住的又偏远,除了红白事,大家很少聚在一起,看电影又让乡亲们找到了当年的感觉” !
这是一个感人的场面。7月10日晚,位于金州广场西南角的百部红色电影公映现场热闹非凡,步梯上下千余观众将放映点围得水泄不通。红色电影《夜袭》刚放映了半个小时,天上下起了小雨,一些观众迟迟不愿离去。出于设备安全考虑,放映员不得不匆匆收场,只听见观众群里“谢谢……”之声不绝于耳。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以什么样的方式庆祝党的生日?安康电影人在思考。早在今年初春,市电影公司、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在全省电影系统率先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百部红色电影公映”实施方案,得到市委宣传部、组织部、文广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百部红色电影公映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市干部群众观看红色电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激发“科学发展、富民强市” 的热情和创业精神,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金州广场红色电影公映以来,吸引了大量市民和进城务工人员观看,每场都在千人以上,人们对于电影的喜爱超乎我们想象。经常来金州广场看电影的市林业局干部杨先生告诉记者:“每天晚上台阶上都坐得满满的,来迟了就没地方了”。8月3日晚,我们在前张岭社区放映《建党伟业》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大爷在电影结束后主动过来帮忙,他高兴地说:“十几年没看过电影了,今天能看上这么好的电影,太谢谢你们了,大家辛苦了,欢迎再来啊!”
“让人们通过观看红色电影的形式,了解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而激发工作动力,积极投身于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大业,的确是个爱党、爱国教育的好点子。”市委党校江教授看完献礼大片后感慨地说。
为保障晴天正常放映,市电影公司组成两个放映组,每组5天,顶酷暑、战高温,人歇机不歇地轮班放映。放映人员人手不够,退休职工牛刚坚持和年轻人一道放映,确保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广大群众每晚都能看上红色电影……。而今,无论是在喧嚣的社区,还是在偏僻的村落,视觉精美的红色电影点亮了乡村的夜空,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全市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百部红色电影公映”活动同时也得到了各县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各县区服务站分别根据各自不同特点,通过增加中心城区放映点等措施,扩大活动影响力,主动与宣传、广电等部门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白河县委组织部、文广局、教体局就红色电影进村、进社区联合下发了文件,该县在庆祝建党90年大型图片展上开辟了电影展区,狮子山新区广场的红色电影受到社区群众的广泛称赞。岚皋服务站通过抓培训提高放映质量,在县城新增5个放映点,受到群众的欢迎。“听到农民开心的笑声,我的心情就特别舒畅”,从事电影放映工作20多年的全国优秀农村放映员陈长庆说:“把好看的电影送到农村去是我们这一代电影人毕生的追求”。
当前,从秦头楚尾到巴山腹地, 观看“红色电影”,高扬“红色精神”,正成为一种凝聚力量、振奋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潜移默化地融入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中,渗透着人们的脑海,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与价值判断,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城乡做出有益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