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理论调研 > 正文内容

    对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胡世杰 锁东红 时间:2010-12-31 15:28 来源: 字号: 打印

      加快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有利于推进汉滨区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实现区域内产业优化、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近期,我们对黄洋河流域的生态旅游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思路和想法。
      一、黄洋河流域的基本现状
      (一)基本情况。黄洋河发源于平利县洛河镇,流经汉滨、平利两县区,河两岸植被茂密,无污染源,河水清澈,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常年流量20立方米/秒左右。黄洋河在汉滨境内全长20余公里,东起县河毛坝,西至汉江入口。流经县河、迎风、张滩、新城办等4个乡镇30多个村,其中县河、迎风两乡涉及14个村、2800余户、12000多人。耕地面积13200亩,集体林地34400亩,涉及流域面积18平方公里,该区域农民常年以农业生产为主,同时兼营农家乐和商服业,2009年区域内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
      (二)区域经济状况。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乡村旅游和增加农民收入上,依托黄洋河流域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发展休闲农家乐为抓手,依托城市居民对休闲旅游消费的需求,招商引资,建起了清雅山庄、毛坝田园、河源山庄生态旅游观光园,引导当地农户大力发展农家乐,成为全区乃至全市乡村休闲旅游的靓点,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区域内村民从事旅游服务业的有200多户800多人(其中80余户从事商服业),占区域总户数的10%,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数占区域总劳力的17%,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2009年区域内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人均旅游收入61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经济结构由一产逐步向三产过度转移。
      (三)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稳步推进。自2006年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观,新修16条通村水泥路60多公里,修河堤2200米。在此基础上政府投入200余万元,带动农民投入600余万元,对405户、918间房屋进行了改造,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区域内移动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村村通电视覆盖率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农村新型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
      二、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试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落后,村道窄,连接黄洋河两岸的桥梁少,特别是7.18洪灾后,路桥、河堤等基础设施和农家乐损毁严重。二是资金匮乏。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资金问题是开发建设的一大瓶颈。三是开发建设区域内部分群众对置换搬迁后的生活出路问题在思想上有顾虑,工作中存在一定难度。
      在分析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黄洋河流域实施生态旅游开发已具备的良好基础条件。一是中省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宏观战略,为实施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二是黄洋河流域位于安康城东12公里,依托城市40万人口的消费群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同时旅游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建设黄洋河生态旅游区符合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三是安平二级公路横贯其中,即将建成的十天高速穿域而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巨大。四是区域内通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园和农家乐星罗棋布,乡村生态旅游初显端倪,特别是黄洋河的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吸引人们来此休闲消费,为实施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
      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建设要紧紧围绕黄洋河流域的自然资源,在山水上做文章,在旅游项目建设上下功夫,按照一线三区(“一线”指黄洋河流域沿线,“三区”指毛坝田园区、红升旅游社区和红霞上坝中心旅游区)的建设布局,实施总体规划,板块开发,稳步推进。
      (一)建设“三区”
      1、毛坝田园区。毛坝田园被县河分为南北两部分,河南占地200亩,其中园林占地100亩,农户40户、130人,占地约60亩,菜地40亩。河北占地200亩,靠西北有未利用的浅山坡地800余亩,田园内有农户26户、90人,占地15亩。在毛坝上游有锁龙潭、地母庙,下游有车厢闸,传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当年兵败于此。毛坝田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整体面貌发展了较大改观,特别是2006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在市区帮扶部门的支持下,政府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带动地方群众投入800余万元,建成了观光吊桥一座和人饮、河堤、绿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园中绿树成荫,河水清澈,农家乐经营户25户,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休闲旅游亮点,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开发毛坝田园:一是围绕乡村旅游和自然资源在水上做文章;二是在南北两岸未开发的土地上做文章,在现有的河南建设休闲公园,利用河北的200亩缓平地和未开发的800亩坡地进行整体开发,建成旅游乐园,高标准的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
      2、红升旅游社区。红升村位于县河乡政府所在地,有210户、903人,耕地面积990亩,其中水田270亩。在红升村内从乡政府以上至县河大桥长约2公里,现有河滩地200亩。7.18洪灾后,为了恢复生产,搞好灾民安置,市委、市政府派市住建局等三个市直部门在此进行帮扶,经初步论证现已委托西安设计单位对该村的重建规划进行设计。初步定位为旅游社区。计划利用200亩土地实行综合开发。开发项目主要有:①建设滨河公园(包括河堤治理、绿化、雕塑、广场等);②商业区(主要是提供旅游商品和商业服务等);③建设500户、2000人居住的旅游社区。由于这个区域位于县河乡政府所在地,因此要把这个社区建设成为县河的政治、经济、文化、行政中心,政府的各种资源要向这里集中。
      3、红霞上坝中心旅游区。红霞上坝涉及县河、迎风两个乡,红升、红霞两个村,有土地700余亩。其中红升村土地面积100亩,与上坝相连有浅山坡地、水田共计2000余亩。一是依托上坝两岸700亩土地实施旅游项目建设,改造修缮袁家老院子,打造红霞中心旅游区,使之成为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的核心区。拟建项目有:①建设亲水型、果园型、垂钓型、种养型等特色农家乐;②针对高端客源市场建设度假别墅区,配套建设会议中心,健身中心,娱乐中心等服务设施,发展产权式度假别墅酒店,带动高端度假消费和会议接待消费;③针对老年旅游市场人数增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建设房价较低、面积不大、环保节能,符合老年人特点的老年乐龄公寓;二是在迎风的红霞村和县河的红升村四岭梁各拿出1000亩坡地,共计2000亩建优质生态观光茶园、林果园,供游人观光、采摘;三是对公路沿线的住户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档次,建设上档次农家乐200户。
      “三区”建设与黄洋河流域整体开发互为补充,互为依托,“三区”建成后可与现有红色旅游线路香溪洞---牛蹄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毛坝田园---车厢匣---林香寺---袁家古宅---闯王渡---社区旅游接待中心相连,形成黄洋河大流域生态旅游景区,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打造“三道”
      1、打造百里绿道。在现有黄洋河流域30平方公里内利用现有通村道路,完善道路两边绿化,在一些节点位置增加服务和游憩设施,将其开辟用于徒步观光和骑车运动的百里绿道,实现各个景点之间的绿道串联。同时,将绿道向两山延伸,开辟几条登山道路,满足登山爱好者的需求。
      2、打造316国道。316国道横穿黄洋河,打造国道两侧风景十分重要,主要是在公路两侧增加密植绿化带,形成更加优美静谧的旅游环境。在合适的地段建立汽车露营基地,吸引自驾车旅客。
      3、打造黄洋河景观水道。可采用麻柳、竹子、垂柳等树种以及本地乡土花草品种对河岸进行绿化美化,在河上设置滚水坝、跳脚石、景观桥、水车,用生态措施整治河道驳岸,形成自然天成、绿意盎然、富有趣味、水韵浓郁的景观带。在河道上开发竹排漂流、亲水乐园等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消费。
      (三)形成“三景”。
      远眺山川风貌:选择几个制高点,依托农家乐建立观景台,让游客享受大自然风光美景。
      中赏田园风光:配套建设标准化农田观光园、生态观光茶园、特色蔬菜种植观光园、特色水产养殖园等。让游客体验农家劳动乐趣。近悟农家风情:游客走近农家亲身体验民居、村落、水景、古街、老树、花卉、农耕等农家风情。
      通过建设“三区”,打造“三道”,形成“三景”,使整个黄洋河流域风景更加优美,人居环境更佳,辐射带动能力更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运动养身的胜地。
      四、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全方位宣传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为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成立组织机构。由区委、区政府牵头成立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环境保障。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依托一个开发公司,以公司为主体,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组建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公司,由政府赋予一定的开发权,具体承担黄洋河生态旅游建设的用地开发、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等。
      (三)编制建设规划。聘请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抓紧编制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对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重点项目、运作模式、建设时间等提出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用规划指导和规范开发建设。
      (四)加大政策扶持。全面认真落实中省市各级关于鼓励支持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参照上级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出台黄洋河生态旅游开发的优惠扶持政策,吸引和鼓励开发公司、农户、客商等积极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冯文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