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滨区以“三有一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以示范社区创建为工作目标,以“文明社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为总体抓手,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城镇社区建设。
一是多种途径选干部,配齐建强社区班子。围绕社区“有人管事”问题,通过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从下岗失业人员、退下来的干部中选拔和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中选派挂职等多种途径,不断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同时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积极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社区主任,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在此基础上,加强社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强规范化管理,真正做到社区有人管事。年初以来,共调整社区党支部书记3人,社区主任2人,社区干部5人,班子成员调整后,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的23个,占社区总数的48.9%。结合大规模培训村干部,对47个社区147名干部普遍进行了一次培训。目前,全区47个城镇社区党组织健全,人员结构合理,领导班子作用发挥明显。
二是多种渠道筹资金,保障社区经费投入。围绕社区“有钱办事”问题,采取财政定补、单位奖补和社区套补等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切实保障社区干部报酬和社区公用经费足额兑现。全区财政定补的办法是:按照社区的大小和服务人口的多少,社区干部报酬实行分类定编、统一标准、分档兑现。社区服务人口在8000人以上的为一类社区,设5职干部;服务人口在5000-8000人的为二类社区,设4职干部;服务人口在5000人以下的为三类社区,设3职干部。定编后,不论社区大小,统一按照正职干部每月800元、副职干部每月600元的标准进行兑现。社区公用经费实行定额拨付,每社区每年按10000元的标准进行预算拨付。不足部分按照“权随责走、财随事转”的原则,采取市场运作和以奖代补的办法进行解决。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可参照国家公务员工资标准由社区进行套补,补齐工资报酬差额部分。通过采取多种办法,目前全区社区正职干部工资均在1200元以上,副职干部工资均在800元以上,社区公用经费达到1万元。双堤、教场、静宁等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干部工资平均水平达到1800元以上,社区公用经费平均达到1.5万元以上。
三是多种办法建阵地,解决社区公共用房。围绕社区“有场所议事”问题,一方面我们通过协调驻区单位,采取划拨闲置国有资产、开发商无偿提供、租赁等方式,积极解决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活动用地;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抓好社区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和基础建设投入。目前全区47个社区当中,有31个社区拥有办公服务用房,最大社区服务中心面积达到500多平方米,平均达到150平方米。与此同时,结合远程教育、示范社区创建等,为32个社区配备安装了微机、电视机、影碟机、办公桌椅等基础设备。
四是多种形式抓活动,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以全省开展的“文明社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为抓手,结合社区具体实际,在各社区中开展了以“同创文明社区、共建和谐家园”为主要内容的共驻共建活动,以“安全型、服务型、文化型、文明型、和谐型”为主要内容的“一区一特”社区创建活动,还结合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以“五个好”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驻区单位党员和社区党员中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认岗服务”活动和“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配套建立了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制度、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党员社区表现评价制度,切实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党建活动,有力促进了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区有1个社区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区,有1个社区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区,有8个社区被确定为区级示范社区。
五是多种方法抓创建,力推社区升级达标。为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过采取区级领导包联、区直部门包抓、规模企业包帮等措施,力推社区升级达标。规定每个城镇社区,由一名区级领导、1-2个区直部门和规模企业进行包抓。主要围绕社区“三有一化”建设、“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开展和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等开展工作。要求区级领导每季度到包联社区工作不少于1次,每年为社区办实事不少于3件。区直部门干部每月到包联社区工作不少于1天,每年为社区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4件。各包联企业每季度到社区工作不少于1次,每年为社区协调安置下岗职工就业人数不少于5人,为社区建设解决资金不少于1万元。通过多种办法帮扶,力争到2013年,全区社区“三有一化”建设全部达标,党建工作示范社区达到80%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