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7.18”、“7.24”特大暴雨,袭击了汉滨城乡,全区46个乡镇办,826个村受灾,受灾人口45.09万人,因灾倒倒房近5万间、致危近4万间,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以上;期间有204个党员活动阵地520间房屋受损,1034户党员受灾。洪灾的发生给全区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带来极大影响,为确保2010年升级晋档规划的310个村晋级目标如期实现,全区各级党组织沉着应对,科学决策,奋力拼搏,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灾年农户增收标准不降,村级党组织年度晋档目标不减。
强化帮扶措施,落实救灾责任。洪灾发生后,区委、区政府立即成立了全区抗洪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了区级领导联系乡镇办,区直部门包联重灾村,机关党员干部驻村入户促发展的“三位一体”帮扶措施。区纪委出台配套制度,严肃纪律,夯实责任,并抽调人员配合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全区39名区级领导分别巡回到灾受乡镇办,进村入户,千方百计为灾区谋规划、筹资金、争外援、上项目,指导灾后恢复生产。区委书记陈勇冒着高温酷暑,连续深入到大竹园镇、县河等16个乡镇办,实地查看灾情,慰问灾民,走访群众,听取意见,指导恢复生产;区长袁子顺巡回坐阵重灾乡镇,指导灾后自救,重建家园;其他区级领导多次深入包联乡镇指导抗洪救灾,解决突出问题。73个区直部分别深入到所包联的村组,结合自身特点,为灾区捐款捐物,出注意、想办法,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区委组织部在双龙镇开展了机关干部深入一线帮扶活动,实行部领导包重灾村,每个干部包联一至二户“三无户”,为受灾户解决具体问题;区人事局为包联点免费印制1000张防灾减灾知识卡;区农口部门从农业发展方面予以帮扶,深受群众欢迎。全区1200余名党员干部,驻村入户、查灾情、听民意、定规划、抓措施、找路子、促发展,完善灾后“升级晋档、科学发展”规划和措施。向298个三、四类重点帮扶村派驻的“三员”(村支部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和经济发展指导员),积极进村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安康长兴集团等一大批企业在派驻经济发展指导员的同时,还为帮扶村捐赠重建资金,促使后进村快速实现升级晋位。
迅速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7.18”、“7.24”特大暴雨洪灾发生后,区委、区政府及时采取措施,迅速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区所有受灾地方的供电、通讯全部恢复,中断的县乡道路全部抢通,村道抢通60%以上;农村饮水工程恢复127处,涉及 7.06万人;对水毁河堤、病险库塘进行了应急处理,教育、卫生除险工作进展顺利;灾民生活安排已下拨救灾款480万元、棉被4.89万床、救灾粮食443吨等;114个村级组织活动场项目村建设有序进行,11个主体已经建好。针对农村大量倒房和危房户,全区按照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二是阳光操作,核准对象;三是细化方案,抓紧选址;四是分级负责,加快建设;五是确保质量,及时验收五个步骤及时开展重建工作。建设部门为灾后农村民房恢复重建无偿提供质量安全监督服务,积极做好灾民建房质量培训,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集中重建的实行全程跟踪、指导、督促,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及时治疗,确保受灾群众生产条件较快改善、生活水平较快提高。
努力增加收入,确保升级晋档。为把因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区委围绕“蔬菜、蚕桑、魔芋、畜牧”主导产业抓生产,紧扣劳务输出重头戏,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抓紧恢复粮经作物生产。免费向重灾农户发放30余万元,抽调千名农业技术干部组织群众抢种速蔬菜8000亩、以菜补粮1890亩、蔬菜育苗200亩,及时补种改种适令作物,加强魔芋、蚕桑等作物田间管理,促使受灾作物尽快恢复生长。二是积极恢复畜牧业生产,修复圈舍3250平方米;加强受灾桑园管理和养蚕技术培训,抓好秋蚕生产,增加蚕农养蚕收入。三是积极做好灾后劳务输出。结合“人人技能”工程、“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在8月下旬、9月上旬将分别组织灾区农民劳务输出,增加劳务收入;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快惠农补贴资金拨付进度,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