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镇坪 > 正文内容

    镇坪县扶贫开发工作侧记

    “扶”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陈超 江帆 发林 时间:2010-04-13 09:18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镇坪县贫困人口由2007年初的4131人减少到2009年底的1146人,减少了7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92元增长到2823元,增长了1231元,平均每年增长410元。扶贫开发让镇坪大地处处涌动着生机和希望。
      生活要富裕,产业发展要先行。该县按照“一集中、两头抓、三重点、四破解”的产业扶贫思路,该县将产业扶贫的重点放在重点村、特困村和示范村的建设上,着力破解农民贷款规模、贷款年限、贷款用途等关键性问题,为寻找助农增收致富的稳定门路,县上围绕生猪“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动员群众走生猪养殖致富之路。在启动资金的解决上,县上降低贷款门槛,认真组织实施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并将贴息贷款规模提高到每户3万元以下,把贴息贷款期限延长2年以内,有力推动了全县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09年按照“一县一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大力推广“镇坪模式”规范化养殖技术,以生猪万头村和万头场为主要内容的“双万工程”建设为重点,引导农民建设绿色商品猪基地,扶龙头,帮大户,以扶贫贴息贷款为支撑,加大以肉食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养猪大户的扶持力度。全年完成小额扶贫贴息贷款2000万元,完成龙头企业贴息贷款700万元,使全县生猪产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按照“领导挂联、部门包抓、定点帮扶、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2009年该县以特困村、重点村和示范村建设为主战场,积极争取省、市联县扶贫单位在扶贫重点村上的投入。全年共有7个省级、7个市级、74个县级部门参与包抓全县7个重点村、5个特困村、24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省、市帮扶部门认真落实包抓责任,拿出35万元,定期深入帮扶村,送资金、送技术,帮助各村各户搞好产业发展规划,为农民群众寻找增收致富门路。据统计,2009年全县各部门累计为32个联建村投入产业建设资金77.79万元,培育各类产业大户129户,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600元。同时,按要求开展讲党课、送政策和关爱群众活动。一年来,共慰问贫困党员和困难群众540人,送去慰问资金13.93万元。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镇坪县着眼于从根本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培训就业、跟踪服务”的原则,该县不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2009年全县完成培训并安置就业109人,超额完成市县下达的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丹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