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2502期/工作交流/内容详情

关于安康建设国家战略腹地重要承载地的构想

作者:李录志发布时间:2025-05-15 17:36 来源: 【字体:

  国家战略腹地,是指对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发挥支撑作用的非国家核心区域。相对于前沿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在交通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等多维度上具有中心地位的内陆城市群或关键区域,能够为国家整体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资源需求,以及支撑数字经济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持续发酵,朝韩对峙、中印边界纠纷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构建安全稳定的战略腹地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稳定、繁荣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已成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制定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完善配套政策”。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2024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加大对革命老区、边境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等政策倾斜,促进区域间就业均衡发展”。这些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旨在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构建具有战略纵深的国家腹地,提升国家整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已成为中西部新一轮区域竞争的热点和焦点。目前,四川省已被认定为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其他中西部省份也纷纷表露争当战略腹地的决心。例如,重庆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地;湖南由住湘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打造国家重要战略腹地的建议》;广西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腹地;河南、贵州提出建设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腹地;陕西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的主要承载地。
  安康位于中国陆地版图的几何中心,是连接西北、西南、华中地区的重要枢纽,承接关天、成渝、江汉等重要经济圈的辐射,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价值。境内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生态优势突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地处秦巴腹地,地形地貌具备天然的防御条件,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能够与周边地区实现快速的人员、物资和信息交流,便于在战略层面发挥枢纽作用,为战略资源的调配和战略行动的实施提供便利。围绕全国生态经济先行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目标定位,将安康建设成战略腹地的重要承载地,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安康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前瞻思考谋划,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承载地,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安康贡献。立足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东部产业梯度转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加快完善“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提升互联互通能力水平。二是布局引进一批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产业项目,提升富硒食品、新型材料、交通装备、消费电子、秦巴医药等产业能级,进一步加强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食品轻纺等产业的战略支撑作用。三是在已有产业链基础上,实施强链补链延链,稳定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安全。四是保障基本初级产品供应,确保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五是推动未来产业开局起步,在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方面争取、招引、落地实施军民融合项目,发展新质生产力。六是积极承接东部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七是承载国家关键产业备份,如关键零部件、先进材料和设备等。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以城带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科技创新,为战略腹地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系紫阳县革命老区促进会会长)
  责任编辑:谭勇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