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2406期/重点产业/内容详情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考察报告

作者:唐 洁发布时间:2025-01-22 16:02 来源: 【字体:

  为发挥驻地招商联络处靠前服务职责,市驻长三角招商联络处与第六批安康市常州挂职工作组共同对常州市新能源产业进行走访调研。
  一、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经验
  “世界新能源看中国,中国新能源看常州”。经过多年的积淀,常州在动力电池、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生产及运营等新能源产业链中形成强大竞争力。2023年,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高达7680亿元,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我国平均每出口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常州制造,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名副其实的“新能源之都”。
  (一)产业集聚,释放生产活力。围绕“发电、储能、输送、应用”各个领域形成产业闭环,构建起串联上下游、左右岸的产业链。截至目前,常州聚集了近4000家新能源相关制造企业,涵盖动力电池产业链32个生产环节中31个,产业链完整度达97%,形成了具有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小时产业圈”(4小时之内,一家新能源车厂所需的零部件均可配齐)。区域性的产业聚集与闭环,形成了规模效应,降低了生产交易成本,实现了“产学研”协同发展,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也吸引着更多的新兴企业前来落户。
  (二)企业协同,发掘市场潜力。针对同类型产品的不同需求垂直细分市场,进一步强化协同合作,提升专业程度,深挖市场潜能。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既有理想等整车制造企业,也有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企业,还有新誉集团等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星星充电等充电服务企业。又如,新能源产业协会定期组织企业共享外贸出口信息,强化分工协作。
  (三)强化创新,培育优质企业。瞄准科技成果转化和前沿技术研发,布局中国科学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研发平台,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培育壮大了从整车,到动力电池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再到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电芯等专业领域的行业领先企业、龙头企业30多家。如:江苏星源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近2亿元,公司生产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覆盖韩国、日本、美国、欧洲及国内一线动力电池制造商等海内外市场。
  (四)健全功能,打造全方位应用场景。注重上游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打造全方位新能源应用场景。如万邦数字能源公司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将光伏、储能及充电等功能进行整合,有效提高光伏效率,实现错峰用电等问题,使企业能够降本增效,该公司的“星星充电”产品在全国充电桩市场占用率最高。
  二、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浅析
  我市工业产业资源丰富,是全省重要的多金属矿产资源富集区,具备由传统材料工业向新材料产业升级的坚实基础。新能源材料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发展中仍有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着力推动解决。
  (一)产业规模较小。全市新能源产业相关企业约10家,除生产光伏组件的陕西红石绿能在白河、汉阴等县具有一定生产制造规模外,其它均规模较小且处于产业链低端,存在附加值低、技术依赖性强、市场淘汰风险大的劣势。
  (二)产业链条不全。现有电芯和关键材料生产企业主要针对消费电子市场。锂电池所需的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原材料仅有两类(正级材料生产企业博创宏远、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创普斯),且产量较小,动力电池产业链不完整。
    (三)创新能力薄弱。先进光伏、新型储能等细分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倒逼技术迭代升级。除正级材料生产企业博创宏远外,我市现有企业总体为生产基地或代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四)市场需求不足。受整体产业环境影响,现有新能源相关企业产能均存在阶段性供大于求的风险。储能锂电池行业规划产能,已远超研究机构测算的需求预期。行业扩产布局大幅降温。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鉴于我市新能源产业链不完整、总体规模偏小的发展现状,建议抢抓发展机遇,大力招引龙头企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形成品类齐全的闭环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新能源产业生态体系。
  (一)厘清发展思路,引进龙头企业。以商招商抓好龙头企业招引落户,推动新能源企业降本增效。对于投资强度达到一定规模的新能源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二)整合周边资源,融入全省大局。紧盯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借鉴发达地区创新型城市案例经验,积极承接新能源产业资源外溢,融入我省新能源汽车赛道,实现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政企双赢。
  (三)围绕产业需求,推进全链发展。结合锂电池产业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张图谱”,按照上游原材料、中游电芯制造、下游应用“三大领域”,按图索骥、沿链谋划,细致梳理上下游图谱,加大推介,精准招商,助推产业全链条发展。
  (四)保持发展定力,强化支撑保障。在产业布局和发展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标准体系等各方面加以引导,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作者系市侨联副主席、秘书长,市驻长三角招商联络处干部)
  责任编辑: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