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去年以来,汉阴县以“千万工程”为引领,立足县域实际,夯实乡村网络设施基础,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聚力信息产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
2023年在全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成效综合评估中排名第一,今年7月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随着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不断推进,汉阴县在乡村发展的大道上蹚出新的“数智路径”。
数字赋能 百姓轻松干农活
安装土壤墒情、养分、温湿度、虫情测报等传感器120余台套,建成水肥一体智能化示范果园500余亩;建设陆基式高位循环养殖智慧渔业,实现远程及自动投喂、换氧、视频监控等功能;与电信公司合作完成了万头生猪电子耳标穿戴示范,实现生猪养殖智慧化管理……
近年来,汉阴县持续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发汉阴县农业大数据平台,不断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通过加快农业数字化建设,让智慧农业“扎根”田间地头。
位于双河口镇三柳村的金银花产业园区建在山上,园区周边的劳动力主要以留守老人为主。2022年,汉阴县以入选全省数字乡村示范点为契机,对该产业园进行数字化升级。
化解矛盾 探索治理新机制
近年来,汉阴县“互联网+政府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高标准建成县镇村“321”大数据信息中心,整合“321”民意在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防返贫动态监测等信息化平台系统,通过对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找准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对策,形成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治理新机制,做到“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腿”。
9月5日,汉阴县博元幸福里小区业主宁文斌发现2楼平台堆了不少杂物,便拿出手机在“321”民意在线微信公众号上传照片反映问题。5分钟后,负责该片区的网格员联系到小区物业等部门,及时解决了问题。
2021年至今,汉阴县“321”基层治理信息系统受理各类案件2万余件,95%以上矛盾纠纷在镇、村(社区)两级得到解决,事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在97%以上。汉阴县“321”基层治理模式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信工作创新实践50例”和全省典型案例,获得数字陕西建设优秀成果奖。
云上电商 让“汉阴味道”走四方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速度。汉阴县抢抓直播带货及短视频风口,充分发挥山水、人文、美食等区域优势,成立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公司,立足小县域,放眼大区域,培养出一大批来自农村、服务农村的网红主播。随着电商达人不断推广汉阴县的美景和美食,当地群众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数字”红利,汉阴县还集中开展直播带货创业培训,为全县电商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积极指导辖区内餐饮业、商贸流通业、服务业、服装批发销售业、旅游业等行业的企业开展线上销售业务,扩宽销售渠道。截至目前,该县从事电商的商贸企业、微商有650余家,从业人员4500余人,县域电商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汉阴:金秋九月施工忙 项目建设再提速[ 09-23 ]
下一篇:汉阴县深挖生态旅游资源 打造文旅融合样板[ 09-30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